[发明专利]一种池塘增氧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8135.5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1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金奎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M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湖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增氧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养鱼池塘的增氧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在我国有千年的历史,是淡水养殖的主导养殖方式。目前我国池塘养殖面积242.9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331万吨,占我国淡水水产总产量的72%。但是池塘养殖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池塘缺氧问题,为了追求效益,池塘养殖的密度比较大,所以容易造成鱼群缺氧死亡。夏季,经常可见大量鱼群上浮呼气的现象。为此,各式各样的增氧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各种增氧方法的目的比较单一,只是纯粹增加池塘氧气含量,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池塘增氧方法及其装置。它可以在完成池塘增氧的工作的同时,实现多种生态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池塘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充气增氧法,并在充气增氧装置吸气口设置灯光诱虫装置,将引诱而来的害虫吸入水中,以灯光诱虫装置引诱而来的鱼群将水中的害虫吞灭,在完成增氧工作的同时,又达到了杀虫喂鱼的效果。
前述的池塘增氧方法中,所述灯光诱虫装置和充气增氧装置实行定时工作模式。
前述的池塘增氧方法中,所述灯光诱虫装置和充气增氧装置使用太阳能供电,避免池塘内安装电线产生的安全问题。
一种池塘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虫灯,诱虫灯上设有喇叭形灯罩,喇叭形灯罩的喇叭口朝向水面,喇叭形灯罩顶部与充气增氧装置的进气口相连,充气增氧装置的出气口设在距诱虫灯2米内的水下。
前述的池塘增氧装置中,还包括太阳能电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飞虫类(蛾蝇蚊等)和鱼类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趋光性特点,将飞虫吸入水中喂鱼,不仅实现了杀虫效果,而且还具有补充鱼群营养的作用,生态效益高。定期启动的工作模式可等待飞虫聚集较多时启动,提升了吸虫的效率。由于本发明的装置,诱虫灯光照到水面,而水面如同镜面会将光线反射到空中以吸引更多昆虫,同时也吸引了鱼群。在充气增氧装置工作时,出气口的气泡搅动水面,使反射的灯光变成动态的,增加了诱虫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充气增氧装置和诱虫灯在位置上巧妙的结合,产生了极好的生态效益,不仅改善了池塘的周边环境,减少虫害,而且给饲养鱼群增加了活体饲料。且本发明实现简单,装置成本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安全无公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诱虫灯,2-喇叭形灯罩,3-充气增氧装置,4-太阳能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池塘增氧方法,使用充气增氧法,并在充气增氧装置吸气口设置灯光诱虫装置,将引诱而来的害虫吸入水中,以灯光诱虫装置引诱而来的鱼群将水中的害虫吞灭,在完成增氧工作的同时,又达到了杀虫喂鱼的效果。所述灯光诱虫装置和充气增氧装置实行定时工作模式。所述灯光诱虫装置和充气增氧装置使用太阳能供电,避免池塘内安装电线产生的安全问题。
一种池塘增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诱虫灯1(可为普通白炽灯),诱虫灯1上设有喇叭形灯罩2,喇叭形灯罩2的喇叭口朝向水面,喇叭形灯罩2顶部与充气增氧装置3(可为普通风机)的进气口相连,充气增氧装置3的出气口设在距诱虫灯1,2米内的水下。它还包括太阳能电板4,用于给诱虫灯1和充气增氧装置3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金奎,未经董金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无糖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消隙装置的调节阀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