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祛除痤疮口服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8297.9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芹;陆小左;刘玥;祁向争;徐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广芹;陆小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祛除 痤疮 口服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除痤疮口服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又叫青春痘、或粉刺、毛囊炎。多见于青年人的面部及胸、背、肩等部位。通常是圆锥形的小红疙瘩,有的有黑头。多由皮脂腺分泌过多、消化不良、便秘等引起。俗称“粉刺”。中医学研究表明皮肤是五脏的镜子,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痤疮的产生主要是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气郁结、肝肾阴虚的表现,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目前治疗药物有很多种,包括中药和西药,中药疗效主要由活性成分的原料配伍和使用方法决定,由哪些原料组成、如何配比、如何使用,组成不同,性能各异,达到的治疗效果有别。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除痤疮口服药物,原料组配合理,疗效好,疗效快。
本发明所述的祛除痤疮口服药物,其活性成分配料重量组成如下:
生地10~50份、赤芍10~30份、白鲜皮10~25份、荆芥穗10~25份、防风10~25份、丹皮10~25份、苦参10~15份、竹叶10~25份、桔梗10~25份、紫草10~25份、蛇床子6~15份、栀子10~25份、泽泻10~25份、龙胆草10~25份、茯苓10~50份、生大黄3~12份和甘草6~15份。
最佳重量组成如下:
生地30份、赤芍25份、白鲜皮25、荆芥穗15份、防风15份、丹皮15份、地肤子15份、苦参10份、竹叶10份、桔梗15份、紫草10份、蛇床子10份、栀子10份、泽泻10份、龙胆草15份、茯苓30份、生大黄6份和甘草10份。
本发明中的活性成分原料均有市场销售,可直接购买即可。
中医认为脾虚、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型痤疮机理以肝胆湿热、气郁血瘀、下焦湿热、脾虚湿重为主要因素,且与七情内伤、六淫邪气、先天禀赋等有关。多由精神紧张、忧郁恼怒等情志内伤,肝胆实火上炎,气分郁滞,郁于肌肤,日久化热,热伏营血,复感外界毒邪引起。或是肝胆湿热致湿毒凝聚,阻滞经络,气血不和,热毒相结,蕴于面部皮肤引起。或是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痤疮。本发明是以清泄肝胆,健脾燥湿,活血凉血散瘀、解毒散结、止痒药物治疗痤疮。主要适用于肝胆湿热、脾胃湿热、肝气郁结型痤疮。
以克为单位,上述组成可制成一剂。
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两次/日。
病情较重者,水煎汁500ml,分2~3次/日口服。
病情较轻和恢复期病人,可制成水丸或蜜丸,10g/次,3次/日。
一般病人服用本方7天见效率90%以上,20天治愈率94.01%。
本发明所述的祛除痤疮口服药物,原料组配合理,疗效好,疗效快。经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及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500例病人临床应用,治疗肝郁脾虚湿热型痤疮经久不愈者有效率98.9%。
几例典型的应用实例如下:
实例1、张某某,男,20岁,北京人。
2010年3月9日诊。主诉:面部痤疮2年余,时轻时重,加重4天。
现病史:患者述面部痤疮2年余,时轻时重,4天前吃辣椒牛肉后面部痤疮加重,并发湿疹,奇痒难忍。感乏力,心烦,头痛耳鸣。皮肤有抓破痕迹。大便稍干,饮食小便正常。
体征:面痤疮脓包;脉滑,缓;舌色红降、胖大齿痕,苔黄厚粘腻。
辨证:肝胆实火上炎,脾虚湿热。
治则:清肝胆实火,健脾利湿益气。
服用本发明七剂水煎剂后,痤疮明显减轻,继续服用十四剂,痤疮痊愈,后巩固21天。随访半年余健康。
实例2、张某某,女,19岁,河北人。
2009年10月5日诊。痤疮2年余,生气、情绪紧张及劳累后加重,苔薄黄而腻,舌质红降,胖大齿痕,脉弦缓。患者伴有乳房胀痛,有时乏力,口苦口粘腻,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辨证:肝郁气滞,脾虚湿热。
治则:健脾利湿、清下焦湿热。
服用本发明五剂水煎剂后,痤疮明显减轻,继续服用十剂,痤疮痊愈,后巩固30天。随访半年余健康。
实例3、王某某,男,22岁,天津人。
2009年10月30日诊。主诉:痤疮3年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述自三年前开始,日常食辛辣食物后即出现痤疮。但在2周前突然加重,口鼻危险三角区大小不等痤疮,红肿,部分化脓。有时胃脘闷胀。饮食、大小便均正常。无其他自觉不适症状。脉弦滑;舌色红降,有瘀斑;苔黄腻,左测中部有剥苔。
服用本发明十剂后,痤疮大减,继服十剂,痤疮痊愈。随访一年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广芹;陆小左,未经胡广芹;陆小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板、陶土板、石材板或太阳能板与木塑组合板
- 下一篇:一种户外运动外套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