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带机皮带接头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9116.4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明;王春海;陈福海;高峰;董小平;乔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40 | 分类号: | B65G15/4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带 皮带 接头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生产的物料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管式皮带输送机的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带机皮带接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各行各业的土地占用受到限制,尤其处于城市边缘的冶金行业,或是大型重组的老行业,都存在场地使用异常紧张的现象。它们或者将料场剥离,进行远距离输送;或者就地避开复杂的路况,进行转弯升降输送。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皮带机通常无法实现物料输送,即使在能输送的情况下,建设皮带通廊和转运站,投资往往较大。
因此在工业生产的物料输送中,出现了管式皮带输送机技术。如图4所示,管式皮带输送机也简称管带机。管带机建设投资小,维护方便,可以有效的避免扬尘,并且能节约占地面积,是复杂状况和远距离输送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是在管带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皮带的成型条件,造成管带机胶接接口及皮带边缘处磨损及起边现象特别严重。
如图3所示的平皮带胶接传统胶接方法,按照皮带的厚度,经过三层或四层的逐级剥离,并逐级形成一层开口线5、二层开口线6、三层开口线7以及尾线8;一层开口线5以内为保留区域4,即不剥离的区域。开口线呈30°角。这种胶接方法,最终造成皮带两侧边缘有过长的损伤边。
当然这种损伤对于平皮带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和图2所示,平皮带输送机运动部分由平皮带1、输送辊2构成,平皮带1的两侧为皮带侧边3。在平皮带运转时,皮带侧边3基本上无磨损。因为皮带两侧的皮带侧边3除了侧挡棍,没有其他的受力、磨损点,在平皮带运转时,这两个侧边无磨损,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无需改进。
但对于管式机而言,一般情况下,管式输送机要么是远距离输送,要么是路况非常复杂,高度较高或转弯半径很小,管皮带9周边布满了托辊10、压辊11、侧挡棍12,对管皮带9的磨损非常严重。如图5所示,管皮带9的侧边包裹,管带外卷边13将管带内卷边14包裹在内,管皮带9在运行时,管带外卷边13处的磨损严重,易开边。
如:高位煤仓的上料方式采用管带机输送,管带机水平165米,提升高度47.97米,管径300,倾角27°,设计正常输送量为250吨/小时。由于提升高度过高、角度较大等原因,目前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1、皮带在雨雪天气不能使用;
2、上料量达不到250吨的设计要求;
3、皮带经常跑偏、机头和机尾皮带开翻以及皮带憋胀管,每次处理都需要8~12小时;
4、皮带磨损受伤严重,特别是皮带胶接两边磨损严重,受摩擦和挤压,胶接头两边经常开裂,维修基本上每周1~2次维护,无法保证正常工作,造成巨额的铁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带机皮带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目的是克服管皮带接头处侧边容易损伤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带机皮带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的管带机皮带为管皮带,所述的管皮带的两侧边分别为管带外卷边和管带内卷边,所述的管皮带接头处为多层逐级剥离然后胶接,并形成多层倾斜的开口线,从尾线至一层开口线的方向为管皮带运转方向,在所述的管皮带的接头位置、所述的管带外卷边一侧,设接头保护区,所述的接头保护区为三角形,所述的三角形的一边为所述的管带外卷边,另一边为各个开口线的靠近所述的管带外卷边的端点构成的直线,这两个边的交点即所述的尾线的一个端点,所述的一层开口线靠近所述的管带外卷边的端点到所述的管带外卷边相距一段距离。
所述的管皮带相连接处的两个接头上相应的开口线之间在皮带的平面方向上设有缝隙,并缝隙中填充填料带,所述的填料带的材料为粘接材料。
所述的缝隙的宽度为3~6mm。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粘接完毕的管皮带最终在外边缘的受力边,仅剩下一个口,减少了开口的磨损、撕裂和起翘,大大延长了管皮带接口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运行费用,避免影响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一种平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另一种平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平皮带胶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管式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管皮带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的管皮带的胶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9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装饰条的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盒装物品自动分拣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