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味精废水污染的反渗透膜的离线清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9494.2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民;张艳芳;李亮;徐海波;刘建秋;马元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B01D6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味精 废水 污染 反渗透 离线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水处理技术领域,为一种味精废水污染的反渗透膜的离线清洗装置,通过单支膜正洗、反洗及纯水侧加压等新的理念,将反渗透系统中的污染彻底清除干净,并且本发明还可通过模拟现场产水情况对药剂及反渗透膜性能进行评价测试。
背景技术:
味精废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是可溶性小分子,容易造成膜组件的污堵,导致膜工艺无法长周期稳定运行,为减轻膜组件的污染,就需要开发膜系统保运技术,设计一套合理的反渗透膜清洗装置,保证反渗透工艺长周期稳定运行,彻底解决膜分离工程应用过程中的污堵问题。
目前离线清洗设备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型产品,但往往只是针对系统几组膜元件串联引起的清洗不便进行的单只膜操作的改进,这种清洗设备虽然适用于一般被污染的元件的离线清洗,但对于一些特殊污染或是污染比较严重的膜元件,例如味精废水等,往往无能为力。此外,反渗透化学品的种类也是越来越繁杂,选用合适的阻垢剂产品是延长反渗透膜元件寿命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因为药剂选用不当造成的膜元件污染的情况已经普遍的出现,已有成型的清洗设备,只能对当时清洗后情况进行简单即时测试,不能为后期反渗透膜的现场运行提供合理化建议。所以,一种可以模拟现场实际工况的简易的药剂筛选实验装置及工业化清洗装置的出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它主要由药剂罐模块单元A;保安过滤器模块单元B;反渗透膜模块单元C;自动控制模块单元D等组成。药剂罐模块中有三个药剂罐,可以装填不同清洗药剂,针对不同情 况采取不同药剂进行清洗。反渗透膜模块中并联若干个反渗透膜容器,每只反渗透容器都可单独进行清洗、冲洗操作。自动控制模块单元E中的PLC程序控制器是整个试验装置工艺流程时序关系和逻辑关系的信息处理中心,在试验装置工艺管线和电气控制线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修改PLC的运行程序就可以调整模块中设备的逻辑关系和运行参数,根据采集到的各种运行参数,给出清洗工艺的最佳流程和最佳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味精废水污染的反渗透膜的离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装置主体由以下模块单元设备构件结构组成:
药剂罐模块单元A:药剂罐114、药剂罐115、药剂罐116、清水罐117、增压泵110;
保安过滤器模块单元B:保安过滤器201、高压泵203;
反渗透膜模块单元C:反渗透膜组件345、反渗透膜组件346、反渗透膜组件347、反渗透膜组件348、反渗透膜组件349、反渗透膜组件350;
自动控制模块单元D:工艺模块控制401、水质数据采集409、PLC程序控制器405、上位机406、组态程序407、数据分析408、药剂罐模块控制402、保安过滤器模块控制403、反渗透模块控制404;
其中:
药剂罐模块A单元,主要由药剂罐、增压泵、自动控制和管件阀门等组成。在药剂罐模块A单元中泵、阀的启动顺序是由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实现的,通过在PLC控制程序中输入清洗时间和每个药剂罐的清洗顺利可以实现泵、阀启停同步或切换。
保安过滤器模块B单元,主要由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自动控制系统和阀门管件组成。保安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是5μm,截留药剂掺入的细小颗粒,防止膜的损伤,滤芯的更换要根据运行时进出口压差大小来决定。
反渗透膜模块C单元,主要由反渗透膜组件、自动控制系统、 管阀件等组成。在该单元中,不仅可以根据污染物进行化学清洗,还可以对不能溶解于药剂的杂质进行加压物理机械剥离。通过模拟现场动态运行情况,对反渗透膜用化学品进行筛选,避免因药剂使用不当而造成膜的二次污染。清洗用的反渗透膜壳采用正、反两个方向进水,并且在纯水侧伴有侧进压的清洗装置。通过此装置,可将被污染的膜元件通过其正反两个进水方向激活污染物质,彻底溶解剥离,并可对不易溶于药剂的污染物进行纯水侧进压,靠机械物理震动效力将污染物剥离脱落并排出系统。此外,该单元不但可随时进行电导率、压差及产水量恢复性测试,还可通过阀门切换将系统并联改为2∶1排列,通过模拟现场运行情况进行合理性药剂筛选,为反渗透膜的后期保运工作提供良好的建议,以避免因为药剂选择不当对膜元件造成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9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