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盗汗症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9969.8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昌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昌水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43/00;A61K35/02;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盗汗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盗汗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医学上将睡眠中出汗,醒后汗自停的现象称之为“盗汗”。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病理性盗汗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备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引起小儿盗汗。中医治疗盗汗症的方剂有“五砂散”、“五屏风散”、“秦芄鳖甲汤”、“当归六黄汤”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盗汗症的中药制剂,具有适应性强、无任何毒副作用、耐受性好、治疗成本低廉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在下述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选取的原料中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黄芪25-30份、生龙骨20-25份、生牡励20-25份、浮小麦20-25份、五味子9-12份、地骨皮20-25份、炒白芍12-15份、桑叶15-20份、生地15-20份、钩藤15-20份。
优选:黄芪30份、龙骨20份、牡励20份、浮小麦20份、五味子9份、地骨皮20份、炒白芍12份、桑叶15份、生地15份、钩藤15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散剂冲服;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煎液服用,或者把浓缩煎液浓缩成膏加工成丸剂服用;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针对某原料药进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
牡励: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因甘能益气养阴,凉能除热,又能止汗、治虚汗。
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
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吐衄,本品苦寒清泄,兼凉血而止血。
生地【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治】镇静、抗菌、促进免疫功能、降血糖、抑制钠泵、利尿、降低耗氧量、抗凝、止血、降血压、抑制心脏、抗皮肤真菌等作用。
钩藤【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主治】镇静、降血压、解除支气管、肠及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诸药共凑补气升阳、除热止汗、收敛固涩、凉血止血之功效。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治疗成本低廉,患者易接受,无任何毒副作用,疗效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盗汗症的中药,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黄芪25-30份、生龙骨20-25份、生牡励20-25份、浮小麦20-25份、五味子9-12份、地骨皮20-25份、炒白芍12-15份、桑叶15-20份、生地15-20份、钩藤15-20份。
优选:黄芪30份、龙骨20份、牡励20份、浮小麦20份、五味子9份、地骨皮20份、炒白芍12份、桑叶15份、生地15份、钩藤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昌水,未经冯昌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9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