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痢疾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0057.2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书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P1/1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痢疾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痢疾为急情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去,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中医认为,“湿热之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赤者血分受伤,属于小肠;白者气分受伤,属于大肠”。在临床上,实证以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为治则。治疗痢疾的西药有氟呱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复方新诺明等。这些药物长期服用可引起肠道菌失调等不良后果。专利号为20071001695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内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由白头翁、黄连、黄析、秦皮、蒲公英、马齿苋、白术、白芍、木香、人参等中药配制而成,适用于各种急性及慢性菌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燥湿、补脾散瘀、消积化滞功效的中药制剂,针对细菌性痢疾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制首乌15份、女贞子12份、菊花15份、川黄连15份、黄芩15份、炒白芍15份、大白10份、山楂10份、桔红10份、青皮10份、地榆10份、炙甘草12份、当归12份、桃仁10份、木香6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散剂冲服;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煎液服用,或者把浓缩煎液浓缩成膏加工成丸剂服用;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针对某原料药进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制首乌【功效】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主治】本品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抗衰老、保肝及抗菌等作用。
女贞子【功效】滋肾补肝,退虚热,明目。。
菊花【功效】疏散风寒,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川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健胃,经气散。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桃仁:苦、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上述原料药材及其它药材共用,具有清热燥湿、补脾散瘀、消积化滞功效。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疗效明显,服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门诊收治患者185例,有效率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制首乌15份、女贞子12份、菊花15份、川黄连15份、黄芩15份、炒白芍15份、大白10份、山楂10份、桔红10份、青皮10份、地榆10份、炙甘草12份、当归12份、桃仁10份、木香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书霞,未经刘书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公共安全事件数字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