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0488.9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傅贤栋;徐长盛;张晨;杨宇贤;刘学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生产线 过程 控制系统 设定值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过程控制系统设置原始数据表、设定值表、冷轧设备工艺参数表;
原始数据表用于保存生产控制计算机系统下发的来料钢卷特征数据;
设定值表用于保存来料钢卷特征数据及对应于来料钢卷的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
冷轧设备工艺参数表,包括特征数据直接相关表,特征数据直接相关表记录有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及其对应的钢卷的特征数据;
二.过程控制系统接收生产控制计算机系统下发的来料钢卷特征数据并保存到原始数据表;
三.过程控制系统接收到基础自动化系统发来的来料钢卷上入口鞍座信号时,过程控制系统利用生产控制计算机系统下发的来料钢卷特征数据,根据特征数据直接相关表,得到对应于来料钢卷的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并将来料钢卷特征数据及得到的对应于来料钢卷的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以来料钢卷号为关键字保存到设定值表中,并把该设定值表中的所有数据下发给基础自动化系统;
四.过程控制系统接收到基础自动化系统发来的来料钢卷在入口鞍座上到达特定位置的信息时,从设定值表中读取相应于该特定位置的来料钢卷特征数据信息或/和相应于该特定位置的对应于来料钢卷的冷轧设备剪切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下发到基础自动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冷轧设备工艺参数表还包括间接相关代码表、特征数据间接相关表;
间接相关代码表,记录有各特征代码及其对应的钢卷的特征数据;
特征数据间接相关表,记录有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及其对应的特征代码及钢卷的特征数据区间;
过程控制系统接收到基础自动化系统发来的来料钢卷上入口鞍座信号时,过程控制系统利用生产控制计算机系统下发的来料钢卷特征数据,还根据间接相关代码表、特征数据间接相关表,得到对应于来料钢卷的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并将来料钢卷特征数据及得到的对应于来料钢卷的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以来料钢卷号为关键字保存到设定值表中,并把该设定值表中的所有数据下发给基础自动化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控制系统将来料钢卷特征数据及得到的对应于来料钢卷的各冷轧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以来料钢卷号为关键字保存到设定值表中,并把该设定值表中的所有数据下发给基础自动化系统,并在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的设定值管理画面中显示该设定值表中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位置包括钢卷确认位置,过程控制系统接收到基础自动化系统发来的来料钢卷在入口鞍座上移动到达钢卷确认位置的信息时,从设定值表中读取来料钢卷特征数据信息下发到基础自动化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钢卷特征数据信息包括来料厚度、来料宽度、来料内径、来料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位置包括卷取机位置,过程控制系统接收到基础自动化系统发来的来料钢卷在入口鞍座上移动来料钢卷头部到达卷取机位置的信息时,从设定值表中读取来料钢卷对应的剪切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下发给基础自动化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轧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位置包括出口称重位置,过程控制系统接收到基础自动化系统发来的来料钢卷在入口鞍座上移动到达出口称重位置的信息时,从设定值表中读取来料钢卷对应的理论重量特征数据信息及称重设备的工艺参数设定值下发给基础自动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4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式微波感应无接触智能污物车
- 下一篇:一种新词的识别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