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震勘探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1046.6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光河;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157 | 分类号: | G01V1/15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震 勘探 相控阵 电火花 震源 | ||
技术领域
地震勘探广泛应用于石油、煤田等矿产资源的勘查中,地震勘探常用的震源主要包括炸药震源、可控震源、气枪震源和电火花震源。但在山地环境下,这些震源都存在种种缺陷,从而使得矿产资源的地震勘探难以真正在山区广泛实施。本发明的地震勘探相控阵电火花震源解决了山地地震勘探的震源瓶颈问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震勘探震源主要包括炸药震源、可控震源、气枪震源和电火花震源。炸药震源是传统的震源,其缺点是野外需钻深达10-20米的炮井用于填装炸药,这在山区十分困难,而且炸药的使用十分危险(经常被禁用),因此并不十分适合山地勘探。传统的可控震源主要指通过控制机械振动发出连续地震波的一种震源,其缺点是要达到深层勘探,通常震源车重量要达到数吨至数十吨,这么重的震源车无法上山,显然不适合山地勘探。气枪震源大多只能在海洋深水中施工,在陆地上是禁区,更不适合山地勘探。传统的电火花震源由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和水中放电电极系统构成,属于单震源激发,而且需要一定量的水体,主要在河流及沼泽地中的浅水表施工,其缺点是电火花激发出的能量大部分外泄到空气中,能量利用效率低。图1a传统电火花震源原理展示了普通的电火花震源的基本原理,它是将两个放电电极(一正一负)放入一水体中,连接高压电和放电开关,待开关闭合时瞬间放出大量的能量,一部分转换为地震波能量,其缺点是在水体表面激发能量大部分散射到空中,而且需要较多的水体和较大的供电系统。
60年代初期,美国就已开始研制电火花震源。1966年,J.W.Miller取得了陆地电火花震源的专利。中科院电工研究所1975年与大港油田合作,开始石油地震勘探陆地电火花震源的研制,到90年代初,技术上基本成熟。随后又进行电火花震源在垂直地震剖面测井(简称VSP测井)、井间地震、振动采油和工程勘探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能量等级有500J,1000J,20kJ,40kJ,200kJ,400kJ,600kJ。其中,1kJ等级的震源主要用于无损检测、孔间穿透及科研等,20kJ和40kJ震源主要用于工程勘探,200kJ以上震源主要用于煤田及油田的地震勘探为车载式。这些研究都仅仅限于单震源的研究,还没有实施相控阵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震勘探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以适应于陆地尤其是山区地震勘探的需要,使震源具有便携、相控和不依赖环境水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其主要结构为:
一下端为锥体的金属壳体,壳体内部设有高压电极,该高压电极连接高压电源同轴电缆;与该高压电极正对应的设有低压电极,该低压电极固定在锥体上;
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相对的电极端各设计成相互平行的板状电极,两个板状电极之间设有电解液。
所述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其中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相对的电极端的板状电极为抛物线形状。
所述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其中电解液为盐水。
所述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其中高压电极为钨钢制成,低压电极与金属壳连为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其中金属壳体内设有绝缘反射体。
所述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其中绝缘反射体为陶瓷。
所述的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其中金属壳体的顶端具有一壳帽。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1)电火花子震源的模块化技术和精确控制技术,既能易于组装和搬运,又可以实现相控阵,适于山地地震勘探。
2)多个电火花子震源在相移器控制下具有聚焦性和方向性,能量高、频带宽。
3)震源激发于地下,大部分能量不会外泄到空气中而向地下传播,能量传播方向可控,能量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震勘探相控阵电火花子震源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擒纵机构的抗脱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碳氮氧钒制备钒氮合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