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1664.0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增强;黄马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B32B5/18;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雷达 新型 一体化 隐身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特征在于从外向内依次包括红外迷彩面层以及抗静电底层(1),所述红外迷彩面层从外向内依次包括红外隐身层、织物层(2)以及雷达波吸收衰减层(3),所述红外隐身层由利用红外隐身涂料所涂成的涂层(4)以及设置于涂层表面的磁控溅射ITO薄膜(5)复合而成,所述雷达波吸收衰减层(3)包括海绵体,海绵体上吸附有吸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其中两层之间的阻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隐身涂料由粘结剂成膜物、反射填料以及溶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填料由ITO、铝粉、氧化锌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成膜物为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由二甲苯和正丁醇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包括纳米石墨粉、铁氧体磁粉以及多晶铁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体上还吸附有阻燃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体为聚氨酯海绵体。
10.红外、雷达新型一体化隐身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备红外隐身材料,将红外隐身材料涂覆在织物层表面,烘干,形成涂层;
(2)利用磁控溅射镀膜的方法在涂层的表面镀ITO薄膜,ITO薄膜与涂层复合形成红外隐身层;
(3)制备一包括吸附有吸波材料的海绵体的雷达波吸收衰减层;
(4)制备一抗静电底层;
(5)将带有红外隐身层的织物层、雷达波吸收衰减层以及抗静电底层从外向内依次缝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6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回转夹具
- 下一篇:多风叶多角度焊接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