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1951.1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李成利;徐青;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永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L23/06;C08L23/28;C08L23/16;C08L23/08;C08L23/12;C08L29/14;B29C47/92;B29C49/78;B29B9/06;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背面 保护膜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至少由聚烯烃树脂和粘结性树脂之一组成主体树脂,所述薄膜里还有功能性添加剂,所述薄膜的厚度为15~150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30~100um;所述聚烯烃树脂占主体树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80%,该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指数为0.01~15g/10min;所述粘结性树脂占主体树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80%,该粘结性树脂的熔融指数为0.1~3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指数为0.03~10g/10min,所述粘结性树脂的熔融指数为0.3~15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至少为聚乙烯、氯化聚乙烯、交联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和聚丙烯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性树脂为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之一,所述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中不饱和酯占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摩尔比为3~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中不饱和酯占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摩尔比为5~6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添加剂至少为抗氧剂、辅助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紫外光稳定剂、无机填料和加工助剂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至少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之一;所述辅助抗氧剂至少为硫代二丙酸双酯类和亚磷酸酯类之一;所述无机填料至少为碳酸钙、钛白粉、二氧化硅和氧化锌之一;所述交联剂至少为过氧化二苯甲酰,2,5二(叔丁基过氧基)-2,5-二甲基正己烷,OO-t-丁基-O-(2-乙烷基己基)-单-过氧化碳酸酯,XD-177和DCP交联剂之一;所述加工助剂至少为硬酯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石蜡和PE蜡之一;所述紫外光吸收剂至少为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苯基苯并三唑-5磺酸等苯并三唑类,水杨酸-2-乙基己基酯,α-羟基环己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之一;所述紫外光稳定剂至少为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基]-1,6-己二撑[(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和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之一。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功能性添加剂与主体树脂混合,其中功能性添加剂含量30%~80%,采用螺杆挤出机在100~250℃条件下制成功能性母粒;再将功能性母粒与主体树脂混合,其中功能性母粒含量2%~25%,在100~250℃条件下采用挤出流延法和吹塑法之一制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永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永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9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