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2320.1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辰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13;F28F1/0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30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焊接 管壳 式热网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是一种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城市供热的汽水热网加热器主要有:管壳式热网加热器和全焊接板式热网加热器两大类。其中:管壳式热网加热器受结构限制,在蒸汽进口处蒸汽流速较高,对管束的横向冲击较大,换热管在管板及管束支持板处经常发生损坏,为了降低蒸汽进入管束的流速需要增大壳体直径,蒸汽是沿管束外围进入管束进行凝结换热,为了使蒸汽能够有效的进入管束,还需要在管板的换热管布置上设置蒸汽的通道以缓解管束心部换热不充分的问题,所以其管板的可布管面积(直径)也需要加大,故此其结构体积较大,但其维修较为方便,目前应用较为普遍。而全焊接板式换热器,蒸汽是沿板束边缘均匀的进入板束进行凝结换热,换热均匀充分,且结构紧凑,但它维修不便,循环水的水质要求高,一旦发生板片泄漏损坏或结垢及水中杂质堵塞板片等很难维修清理,设备就要报废,而且其运行阻力大,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等弊端。也制约着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推广和应用。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近几年致力于设计一种能够避免上述两类换热器存在的不足的新型换热器,但至目前止,尚未有新的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使其解决管壳式热网加热器传热效果差,占地空间大,全焊接板式热网加热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维修不便等的弊端。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包括前端管箱、后端管箱、疏水集箱及进汽集箱,前端管箱与第一矩形管板焊接,后端管箱与第二矩形管板焊接,进汽集箱分别与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板上端面焊接,疏水集箱分别与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下端面焊接,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的一侧端面分别与第一矩形板壳焊接,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二矩形板壳焊接,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上分别开设数个通孔,通孔纵向和横向排列呈矩形分布,通孔内安装波形换热管,通孔的间距至少为波形换热管的波峰外径,前端管箱、后端管箱、进汽集箱及疏水集箱均为半圆筒形壳体。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上安装的波形换热管呈矩形分布,在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横向上安装的波形换热管之间安装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拉筋焊接,拉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板壳和第二矩形板壳焊接。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上安装的波形换热管呈矩形分布,矩形分布的波形换热管的截面为长方形,其短边为沿管束进汽方向,沿短边排列的波形换热管之间靠波形换热管的波峰外径相互支撑,长边通孔间距大于短边通孔间距,在第一矩形管板和第二矩形管板长边方向上安装的波形换热管之间安装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拉筋焊接,拉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板壳和第二矩形板壳焊接。支撑杆为扁钢或圆钢,其厚度或直径为第一矩形管板长边开设的通孔间距减去波形换热管的波峰外径。波形换热管的波峰外径比基管外径大2-6毫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波形换热管强化了换热效果,并有效地缓解了管壳侧的热膨胀差应力;换热管的矩形布管形式使换热管间相互支撑,使换热管的排列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了空间,使进汽截面大且均匀,在相同热交换空间的情况下,增加了换热管的数量,使换热面积增大,增大率提高了30%左右;半圆筒形进汽集箱可使进汽集箱的空间大幅度加大,完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蒸汽对换热管的直接冲击;换热管呈长方形布管形式及支撑杆等结构设计,在相同热交换空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能更进一步使换热器面积比公知技术大幅增大,并避免设备的振动,减少换热管的损坏,而且能够采用较薄壁厚的换热管,在相同寿命下,使制造成本降低;节省了传统管壳式热网加热器中使用的大量支撑部件,并使换热管的安装简便,使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比传统管壳式热网加热器节省制造成本50%左右,且易于维修;大空间的疏水集箱非常方便疏水控制,不再需要另设疏水罐;各半圆筒形的管箱和集箱形式可方便设置人孔,易于对设备进行维护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B-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中波形换热管7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辰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辰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