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制对流EGR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2503.3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J·莫莱斯;J·L·卡格纳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F01N3/035;F02M25/07;F28D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李丹丹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 对流 egr 冷却系统 | ||
1.一种车辆上的废气冷却系统,所述废气冷却系统具有废气通道,所述废气通道将废气从发动机排出到出口,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再循环管线,所述再循环管线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和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流体连通;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再循环管线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并定位成与所述再循环管线和所述进气歧管流体连通,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用于使废气循环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用于使空气能够流动穿过所述热交换器并冷却所述废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用于将所述空气抽入所述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风机,其中冷却的废气从所述废气出口流到所述发动机的所述进气歧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废气通道上的柴油氧化催化器件,其中流过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空气被加热并流出所述热交换器到达废热管线上的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废气通道上的柴油微粒过滤器,其中流过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空气被加热并流出所述第二侧并被引导到废热管线上的所述柴油微粒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芯组件,所述芯组件具有大致延伸所述热交换器长度的多个管和翅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管件,所述集管件延伸所述芯组件的长度并平行于所述多个管和翅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端帽,所述端帽大致垂直地附连到所述芯组件的侧上的所述集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柴油微粒过滤器,所述预柴油微粒过滤器位于所述发动机下游的所述废气通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件,所述计量件位于所述发动机下游的所述废气通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侧处的导管,其中所述空气流收集在所述导管中,所述导管具有有第一横截面面积的第一端和有第二横截面面积的第二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风机包括大致封围所述第二侧的三个风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是电风机。
12.一种用于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废气通道和废气再循环管线,所述废气通道将废气从发动机排放到出口,所述废气再循环管线与所述发动机的废气歧管和进气歧管流体连通,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废气入口,所述废气入口用于接纳来自所述废气再循环管线的废气;
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用于将废气排放到所述进气歧管;
第一侧,所述第一侧用于接纳空气流;
第二侧,所述第二侧用于排放空气流;
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流抽入所述第一侧,其中所述空气流通过减少所述废气的热量而被加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入口设置在第一端帽上且所述废气出口设置在第二端帽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附连到所述第二侧以接纳在所述第二侧处排放的空气流,所述导管具有导管出口。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导管出口延伸的废热管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风机包括三个风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风机大致封围所述第二侧。
18.一种冷却来自进气歧管上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的再循环废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所述再循环废气从所述排气歧管穿过热交换器,
用附连到所述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风机对流地强制空气流过所述热交换器;以及
将冷却的再循环废气通入所述进气歧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5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冲程对爆直喷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分叉合并煤层综采连续推进开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