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2552.7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文;梁炳联;娄红涛;王惠敏;黎万全;宋先刚;陈平基;彭梅志;邱衍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羚光电子化学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周端仪 |
地址: | 5260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烧结 银浆用银微粉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银氨溶液,加入高分子增稠剂溶液,充分搅拌溶解形成溶胶状的银液体系;
(2)配制由还原剂、氢氧化钠和高分子增稠剂溶液组成的还原体系,充分搅拌形成溶胶状的还原体系;
(3)配制含有高分子空间阻隔剂的保护溶液;
(4)将步骤(1)所得的银液体系与步骤(2)所得的还原体系混合直接加入至步骤(3)所得的保护溶液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
(5)加料完毕后停止搅拌并陈化,得到絮凝状银微粉浆液;
(6)固液分离、洗涤、后处理解软团聚、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银液体系中银离子的含量范围为10-5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高分子增稠剂溶液选自阿拉伯胶、明胶、聚阴离子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高分子增稠剂与银离子的质量比为0.1~1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原剂选自维生素C、甲醛、水合肼、甲酸、硼氢化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在整个还原体系中,还原剂与银的质量比为1∶1~20;银离子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高分子空间阻隔剂选自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银液体系与还原体系通过加压并流混合,压力范围为0.01-0.1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银液体系、还原体系、保护溶液三者的反应比例为3.5~4.5∶3.5~4.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搅拌的转速为60-1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烧结银浆用银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陈化时间为2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羚光电子化学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羚光电子化学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5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