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2627.1 | 申请日: | 201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全会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K36/898;A61P9/12;A61P3/10;A61P3/06;A61K35/3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2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高血压 血糖 高血脂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几十年来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现代人的饮食已经由过去的温饱型向营养热量过剩型转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健康方面为此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过去许多只能在老年人身上才能看到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正在快速地向中青年群体转移。为了控制和纠正体内出现的这些偏差,有许多人都不得不依赖于各种药物来维持健康指标的正常值。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目前的医药生产厂家已经开发许许多的降血压、降血糖和降血脂的化学药物,这些药物虽然有不少确实对人体的指标恢复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许多副作用却又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新的烦恼。尤其是有许多人,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着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症状,对于这些人的治疗难度和在治疗中的烦恼就更多了。近年来许多人都特希望能够借助于传统中药来解除病痛。目前已有的中药能够分别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药物虽然很多,但是能够同时治疗这三种疾病的药物并不太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药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昆布10-30份 防己10-30份 红花5-10份
地龙10-30份 葛根10-30份 虎杖10-30份
泽泻10-30份 石菖蒲10-30份 金樱子10-30份
吴茱萸10-30份 菊花10-30份 臭梧桐叶10-30份
宁夏枸杞10-30份 玫瑰茄10-30份 降香10-30份
钩藤10-30份 白芍10-30份 长春花10-30份
胆南星10-30份 茵陈20-40份 丹参10-30份
黄芩10-30份 绞股蓝10-30份 女贞子10-30份
牛膝10-30份 豨莶草10-30份 金银花10-30份
毛冬青20-40份 蒲公英10-30份 赤芍10-30份
萝芙木10-30份 桃仁10-30份 猪笼草10-30份
山楂10-30份 鹿蹄草10-30份 罗布麻20-40份
冬瓜皮10-30份 猪毛菜10-30份 杜仲20-40份
龙胆草10-30份 通草10-30份 桑寄生10-30份
苦瓜10-30份 益母草10-30份 何首乌10-30份
夏枯草20-40份 芡实20-40份 牡荆子20-40份
水牛角10-20份 苍耳子10-20份 白果仁10-20份
白术20-40份
以下是上述本发明药物各种原料的功能和作用。
昆布: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祛脂降压。
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
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用于半身不遂,高血压症。
葛根:清热、降火、排毒。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一定疗效。
虎杖:活血散痰、祛风解毒、消炎止痛、降低血脂。
泽泻:利水渗湿,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金樱子:活血散瘀、拔毒收敛、祛风驱湿。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适用于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臭梧桐叶:祛风除湿、平肝降压、解毒杀虫。
枸杞(宁夏):降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玫瑰茄:降血压、抗坏血病、利尿,适用于心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
降香:行气活血,止痛,止血,降脂、降压。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血压偏高,头晕、目眩。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降低血压,降低全血粘度。
长春花:凉血降压,镇静安神。
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茵陈:清湿热,退黄疸。抗炎,降血脂,降压。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养血安神,改善心脏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全会,未经赵全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