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酸连续精馏低沸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2669.5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钟民强;徐建彬;殷小平;顾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C3/04 | 分类号: | C11C3/04;C11B3/12;C11B3/06;C11B3/00;C10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酸 连续 精馏 低沸物 制备 生物 柴油 方法 | ||
1.一种油酸连续精馏低沸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沸物与甲醇通过定量配比混合;
2高温高压连续酯化;
3刮板薄膜蒸馏;
4短程分子蒸馏脱残渣;
5连续碱炼脱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酸连续精馏低沸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低沸物与甲醇通过定量配比混合。
2.1低沸物温度一般控制在40~90℃,优先控制在50~80℃,尤其是60~70℃;
2.2低沸物与甲醇的重量比一般控制在1∶0.6~1.2,优先控制在1∶0.8~1.1,尤其是1∶0.9~1;
2.3混合流量一般控制在0.1~20T/h,优先控制在0.5~5T/h,尤其是1~10T/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酸连续精馏低沸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高压连续酯化。
3.1预热温度一般控制在200~230℃,优先控制在210~230℃,尤其是220~225℃;
3.2连续酯化温度一般控制在210~250℃,优先控制在215~235℃,尤其是220~225℃;
3.3连续酯化压力一般控制在3~5MPa,优先控制在3.5~4.5MPa,尤其是3.8~4.2MPa;
3.4连续酯化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2~12小时,优先控制在3~10小时,尤其是4~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酸连续精馏低沸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刮板薄膜蒸馏。
4.1刮板薄膜蒸馏真空度一般控制在50~500Pa,优先控制在100~350Pa,尤其是150~200Pa;
4.2刮板薄膜蒸馏导热油温度一般控制在200~260℃,优先控制在210~250℃,尤其是220~240℃;
4.3刮板薄膜蒸馏采用变频调速分子蒸馏泵对原料稳流输入与产品稳流输出。流量一般控制在0.1~10T/h,优先控制在0.5~8T/h,尤其是1~5T/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酸连续精馏低沸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短程分子蒸馏脱残渣。
5.1短程分子蒸馏脱残渣真空度一般控制在1~100Pa,优先控制在5~50Pa,尤其是10~20Pa;
5.2短程分子蒸馏脱残渣导热油温度一般控制在200~250,优先控制在210~240℃,尤其是220~230℃;
5.3短程分子蒸馏脱残渣循环冷却水温度一般控制在20~70℃,优先控制在30~60℃,尤其是35~55℃;
5.4短程分子蒸馏脱残渣采用变频调速马格泵稳流进料,流量一般控制在0.1~10T/h,优先控制在0.5~8T/h,尤其是1~5T/h;
5.5短程分子蒸馏脱残渣沥青排放采用重力液封连续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酸连续精馏低沸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连续碱炼脱酸。
6.1连续碱炼液碱浓度一般范围在12~26波美度,优先控制在16~24波美度,尤其是18~22波美度;
6.2连续碱炼温度一般控制在50~95℃,优先控制在60~90℃,尤其是80~90℃;
6.3连续碱炼由动态混合器进行脂肪酸甲酯与液碱精准定量配比混合,再由延迟罐老化,延迟老化时间一般控制在10~60min,优先控制在15~45min,尤其是20~30min。然后进入蝶式离心机脱皂脚;
6.4连续碱炼由动态混合器进行脂肪酸甲酯与工艺软水定量配比混合洗涤,洗涤温度一般控制在80~95℃,优先控制在85~93℃,尤其是88~92℃。然后进入蝶式离心机脱水;
6.5连续碱炼脂肪酸甲酯进一步真空脱水。脱水真空度一般控制在720~760mmHg,优先控制在730~750mmHg,尤其是735~745mmHg。脱水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60℃,优先控制在130~150℃,尤其是135--1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6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