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SM网络的配电房无人值守终端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2767.9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严萍;张兴敢;柏业超;唐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H04W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sm 网络 配电房 无人 值守 终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SM网络的配电房无人值守终端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领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像配电房这样网点多、分布散、日常维护繁琐的单位。目前对配电房的维护大多是通过人工巡查的方式,这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成本较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二是效率较低,如果某配电房发生被偷抢、设备故障等意外,无法及时发现处理。
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防盗设备,但都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合应用在配电房的无人值守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出现警情时,无法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一般都只发出声音警报进行威吓。
(二)功能较单一,不够智能,无法完成诸如环境监测、设备监测、门禁等任务。
(三)无记忆功能,无法将一些日常事务保存下来。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成熟的GSM网络的配电房无人值守终端机。本发明以MCU控制单元和GSM模块为核心,配合使用一系列安防设备、环境监测模块以及自动控制系统,通过GSM短消息与相关人员通信,保存日常事务信息,实现配电房的无人值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成熟的GSM网络的配电房无人值守终端机,技术方案中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具体包括负责接收并处理各模块信息的MCU控制单元、用于收发短消息的GSM模块、用于防偷盗破坏的安防设备(红外探头、门禁读卡器、门磁、电磁门锁)、用于维护配电房正常运转的环境监测模块(设备状态检测、温湿度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排风扇及空调)、用于发出声音警报的蜂鸣器以及指示终端机和配电房当前状态的LED指示灯。
当通过红外探头检测到有生物异常进入配电房,或者通过门磁检测到配电房房门异常打开时,终端机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警报短消息,并且蜂鸣器发出警报声。
门禁读卡器保证只有持有有效卡的工作人员才能进入配电房。刷卡后刷卡机将卡号发送至终端机,终端机再确认卡号是否有效,若有效则打开电磁门锁。终端机将记录所有的工作人员进出记录。
当通过环境监测模块检测到配电房内设备异常,或者环境温湿度异常,终端机也将发送警报短消息,并且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空调及排风扇以调节配电房内温湿度。
MCU控制单元向GSM模块发送AT命令完成短消息的发送、读取。
工作人员可向终端机发送设置短消息,设置有效门禁卡号及允许与终端机通信的手机号码。工作人员可向终端机发送查询短消息,查询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当前温湿度等。终端机收到短消息后解析内容,做出相应操作后回复。
多个LED指示灯可使现场的工作人直观的看到配电房当前状态。作用分别是:指示供电是否正常、指示GSM网络状态、指示配电房设备有误故障、指示当前室内温度是否超标、指示湿度是否超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GSM网络的配电房无人值守终端机,它包含负责接收并处理各模块信息的MCU控制单元、用于收发短消息的GSM模块、用于防偷盗破坏的安防设备(红外探头、门禁读卡器、门磁、电磁门锁)、用于维护配电房正常运转的环境监测模块(设备状态检测、温湿度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排风扇及空调)、用于发出警报声响的蜂鸣器以及指示终端机和配电房当前状态的LED指示灯。
(一)红外探头
红外探头核心是利用热释电传感器感知人体及其他很多动物发出的红外线,从而可以检测到一定范围内是否有生物存在。这样一旦有不法分子侵入配电房,或者老鼠等危害设备正常运转的动物进入配电房,红外探头都可以检测到。为了使用方便,采用无线红外探头,内置包含SC2262芯片的无线发射模块,与包含SC2272芯片的无线接收模块形成收发对这样MCU就可以接收到红外探头的检测结果。
(二)门禁读卡器
本发明中采用是只读ID卡的门禁读卡器,通过UART接口与MCU通信。ID卡刷卡后,读卡器会将读取的ID号通过UART发送至MCU,然后MCU将此卡号与已登记的所有有效卡号进行比对以判断其有效性。所有有效ID卡号都存储在MCU的内部EEPROM中。
(三)门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