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42894.9 申请日: 2010-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2051001A 公开(公告)日: 2011-05-11
发明(设计)人: 戴李宗;林文娟;邓胡军;蒋斌杰;蒋妮娜;罗伟昂;许一婷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8L25/06 分类号: C08L25/06;C08L33/24;C08F112/08;C08F220/58;C08F2/24;B01J13/1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陈永秀;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构 复合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物,尤其是一种壳层为生物相容性好的水凝胶的核壳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凝胶是一种能够在水中溶胀,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而又不溶解于水的亲水性的网状高分子溶胀体,表面光滑,生物相容性好,在生物和医学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水凝胶表面与周围水溶液之间的表面张力低,可以减少对体液中蛋白质的吸附作用,所以,水凝胶作为医疗器材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透过率和合适的气体透过率,而且,水凝胶不会与伤口粘连,敷贴及取出极为方便。目前,用于合成水凝胶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丙烯酰胺、丙烯酸、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氧乙烯、聚丙烯酸等。Nicholas等(Nicholas A Peppas,Shelia L W right.Drug diffusion and binding in ionizable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 from poly(vinyl alcohol)and poly(acrylic acid).European Journal of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1998;46:15)将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同预复合组分的单体溶液混合,引发单体聚合后制备得到的PVA/PAA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水凝胶,具有强度高、亲水性好、抗凝血、易成型及对药物的控释性,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材料。Yoshii等(F Yoshii.Electron beam crosslinked PEO and PEO/PVA hydrogels for wound dressing.RadiationPhysics and Chemistry,1999,55(2):133)用聚氧化乙烯(PEO)和PVA经过电子束交联制得了一种水凝胶烧伤敷料,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这种敷料不仅可以加快伤口愈合速度,而且容易更换,创面没有任何敷料屑残留。

但是水凝胶的主要缺点是力学性能太差,一般只能和其他材料配合使用,或者通过化学改性来提高力学性能。壳核结构的凝胶是在乳胶粒子核外面包裹了凝胶层而构成的。它可以同时具有核和壳层的性质,因此通过在内核引入具有较高力学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凝胶的力学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力学强度较好的高分子微球为核,生物相容性好的水凝胶为壳,以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核壳结构凝胶微球。

本发明所述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由内核聚合物和壳层水凝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内核聚合物为50%~90%、壳层水凝胶为10%~50%。

所述内核聚合物由不溶于水的苯乙烯内核单体聚合而成。

所述壳层聚合物由生物相容性好的水溶性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聚合而成。

本发明所述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置换后,将可交联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制成溶液A,再加入反应器中;

2)将油溶性引发剂溶于内核单体中,配制成溶液B;

3)将溶液B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后升温继续反应;

4)将壳层单体和交联剂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C;

5)将溶液C加入步骤3)的反应体系中反应,然后抽滤,水洗,得到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

在步骤1)中,所述可交联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液A的浓度可为5~15mg/ml。

所述可交联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可选自马来酸长链脂肪醇聚乙二醇双酯等,所述马来酸长链脂肪醇聚乙二醇双酯可选自马来酸18醇聚乙二醇400双酯、马来酸18醇聚乙二醇600双酯、马来酸18醇聚乙二醇1000双酯等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方法可参见中国专利CN101698692A:一种腰部交联双亲性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在步骤2)中,所述内核单体相对于溶液A的浓度可为0.02~0.06g/ml;所述油溶性引发剂相对于内核单体的质量分数可为0.3%~1%;所述油溶性引发剂可选自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等。

在步骤3)中,所述升温的温度可升至70~85℃,所述继续反应的时间可为0.5~2h。

在步骤4)中,所述壳层单体的浓度可为0.02~0.2g/ml;所述交联剂相对于壳层单体的质量分数可为0.1%~3%;所述交联剂可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等。

在步骤5)中,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23~25h;所述水洗的次数可为3~5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