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式的单层导体触控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2946.2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叶仪晧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单层 导体 触控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板,特别是关于一种二维式的单层导体触控板。
背景技术
图1系现有二维式的单层导体触控板,包含多个感应单元12,而各感应单元具有两两成对的感应电极14、16。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两电极板彼此重叠的面积,d为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ε为两电极板之间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由公式1可知,在导体18触碰感应单元12时,导体18与感应电极14、16会因为接触面积的不同使电容值C1、C2产生不同的变化,再利用电容值C1、C2的变化即可定位出导体18于X方向上的位置。由于各感应单元皆具有两个感应电极产生两个感测值,需要较多的导线连接至接线区20传送感测值给感测器22,因此造成触控板留给导线的边界宽度Wb过宽,使用此触控板的产品尺寸较大,外形较不美观。若是将感应单元12排列都改成直列,虽然改善了边界宽度的问题,却会因为感应灵敏度的关系,限制了感应单元12的长度,也限制了触控板的尺寸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二维式的单层导体触控板。
根据本发明,一种二维式的单层导体触控板包含接脚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感应单元,该第一感应单元的一端邻近该接脚区并延伸导线至该接脚区,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感应单元,延伸导线绕过该第一感应单元至该接脚区。
本发明实施例的二维式的单层导体触控板,能够达到缩小边界宽度的目的,同时减少触控板的尺寸上的限制,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二维式的单层导体触控板;
图2为本发明单层导体触控板的实施例;以及
图3为本发明感应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号:
12 感应单元
14 感应电极
16 感应电极
18 导体
20 接脚区
22 感测器
32 感应单元
34 感应单元
36 接脚区
38 感测器
40 导体
42 感应单元
44 感应电极
46 感应电极
48 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2为本发明单层导体触控板的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两种沿着不同方向排列的感应单元32、34,同样具有两两成对的感应电极。感应单元32沿x方向排列,且一端邻近接脚区36并延伸导线至接脚区36,而感应单元34则沿y方向排列,延伸导线绕过感应单元32至接脚区36。而利用此种排列方式将感应单元32、34同时设置于同一导体层中,让边界上的导线数目减少,以达到缩小边界Wb’宽度的目的,同时减少触控板的尺寸上的限制。在感应定位时,当导体只接触到感应电极32时,能够定位出x坐标再经由电容值的差异定位出y坐标,同样的,当导体只接触到感应电极34时,能够定位出y坐标再经由电容值的差异定位出x坐标,若是如图2中的导体40位于感应电极32及34之间时,更可以直接由感应电极32及34的电容值变化定位出x坐标与y坐标。
感应单元32、34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者其他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而导线的材料也可以是金属或者其他导电材料。当在制造工艺中使用相同材料时,可以节省一层掩膜及其步骤,使得制造成本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