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指标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参数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3670.X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浩;韩俊;郁春来;陈昌孝;徐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明浩;韩俊;郁春来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指标 雷达 号脉 特征 参数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是一种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参数的性能评估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参数的性能,在不同的作战应用需求下选择出性能最优的脉内特征参数。
背景技术
利用脉内特征参数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分选、识别是电子对抗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用于分选、识别的脉内特征参数较多,有的适合在实时处理时使用(特征参数的运算量低);有的适合在事后处理时使用(特征参数的可分离性高);还有的适合在低信噪比时使用(特征参数的稳定性强)。当前国内外学者在评价和选择这些特征参数时,仅仅考虑了可分离性这一个因素。由于战场的应用需求多元化、动态化,例如在实时进行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分选、识别时,处理速度是首要需求;在事后进行分选、识别时,准确率则是首要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方法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估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参数的性能,并在不同的作战应用需求下选择出性能最优的特征参数。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复杂性、可分离性和稳定性三个指标对脉内特征参数进行度量,然后推导、定义了每个指标相应的度量方法,并对各个指标进行规范化,最终构建了基于多指标的脉内特征参数评估方法。通过数据验证,本发明准确有效,能够在不同的应用需求下选择出最优的特征参数。例如在实时处理雷达辐射源信号时,处理时间是首要需求,利用本发明选择出的特征参数比传统方法提供的特征参数最多可以节省2万秒左右(当信号流密度为百万每秒时);再例如在事后处理时,准确率是首要需求,利用本发明选择出的特征参数比传统方法提供的特征参数最多可以提高3-4个百分点。因此,本发明能够满足当前的作战需求,具有明显的军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措施:
(1)基于计算机仿真平台,建立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的处理模型;
(2)确定利用复杂性、可分离性和稳定性三个指标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脉内特征参数进行度量;
(3)推导、定义每个指标相应的度量方法;
(4)对各个指标的度量结果进行规范化;
(5)根据作战需求对各指标赋予权值,构建基于多指标的脉内特征参数评估方法。
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工程实现容易,成本低,。
(2)本发明具有普适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参照附图1,本发明的流程由建立模型、研究影响处理结果的指标、对各指标进行度量、对各指标的度量结果规范化、各指标赋予权值以及获得最终的评估值6个部分组成。其中1用于建立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的处理模型;2用于分析影响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的具体指标;3用来对复杂性、可分离性和稳定性三个指标进行量化计算;4用来对各指标的度量结果进行规范化处理;5用来对复杂性、可分离性和稳定性三个指标根据需求而赋予一定的权值;6用来计算最终的特征参数评估值。
附图2、3是不同信号环境、不同特征参数时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时间和分选准确率的结果图。其中图2是指:选用不同的特征参数对8类雷达信号进行分选所需的时间不同,随着信号总数的增加,分选所需时间也逐渐增加。图3是指:在信噪比分别为5dB、10dB、15dB和20dB时,选择不同的特征参数对8类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分选的准确率也不同。图中1-5分别为小波包、相像系数、复杂度、熵值以及模糊函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利用复杂性、可分离性和稳定性三个指标对特征参数进行度量,给出了每个指标相应的度量方法,构建了基于多指标的特征参数评估方法。本发明旨在全面地反映每个特征参数的性能,在不同的应用需求下选择出性能最优的特征参数,为提高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的效能打下基础。
(1)度量指标的确定。通过分选、识别的试验(结果见图2和图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信号环境及分选、识别的特征参数发生改变时,分选、识别的结果就会随之改变,改变的幅度大小与选择的特征参数的复杂性、可分离性以及稳定性的优劣直接关联。因此,度量一个特征参数的性能优劣时应综合考虑其复杂性、可分离性以及稳定性,将这三个指标作为全面评估特征参数的基本要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明浩;韩俊;郁春来,未经何明浩;韩俊;郁春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3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