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雷公藤多苷的微乳凝胶透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44139.4 申请日: 2010-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2462723A 公开(公告)日: 2012-05-23
发明(设计)人: 方晓玲;王霄;沙先谊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37 分类号: A61K36/37;A61K9/107;A61P17/02;A61P17/04;A61P29/00;A61P37/02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吴桂琴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雷公藤 凝胶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涉及微乳凝胶透皮给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含雷公藤多苷的微乳凝胶透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lum.wilfordii.Hook.f)的根,味苦、辛,性寒。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溥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近年来根据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抗菌、免疫抑制、活血化瘀、抗癌等。自上世纪60年代雷公藤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类风湿疾病、顽固性皮肤病、肾病综合症、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肿瘤、内分泌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尤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雷公藤制剂成为目前国内用于治疗类风湿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最主要免疫抑制剂之一。

然而,雷公藤具有很强的毒性,在民间有“土砒霜”之称,其临床不良反应多,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4%,主要是口服雷公藤及其制剂进入胃肠道刺激粘膜引起胃纳减少、恶心、呕吐、胃疼、腹泻等症状,因患者无法长期用药而受到临床应用限制。为改善口服雷公藤制剂的不良反应,开发雷公藤的透皮给药系统已引起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

现有技术公开了有关微乳在室温下易于制备,其对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均有溶解能力且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药物具有快速吸收,缓慢释放的特点。研究显示,由于微乳乳滴一般小于100nm,表面张力较低,易于润湿皮肤,能促进药物透过角质层,经皮给药的微乳一旦进入角质层,能同时改变经细胞和细胞间两条途径,微乳的亲脂区能以许多方式同角质层相互作用,溶解在微乳脂性区的药物能直接分配进角质层的脂质中,或脂质载体本身能插入角质层的脂质区,这些相互作用能导致增加药物的渗透。另一方面,微乳的亲水区能使角质层很大程度的发生水合作用,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微乳体系还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延长产品的有效期。皮肤对微乳制剂的感觉良好,微乳能迅速和皮肤组织亲和,渗透快,生理适应性能很好。另外,微乳系统中所用的低级醇类能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促进载药系统的整体经皮转运,微乳贮藏于皮内,发挥贮库作用,使药物缓慢释放,发挥长效作用。但目前的微乳体系尚存在如下缺陷:粘度低,流动性强,作为透皮药物载体使用不方便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乳凝胶透皮给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含雷公藤多苷的微乳凝胶透皮制剂。该微乳凝胶给药系统能分散形成粒径在10-100nm的微乳,对皮肤刺激性小,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性能,能进一步提高雷公藤的临床疗效。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种雷公藤多苷微乳凝胶透皮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凝胶基质加入微乳中,进一步制成凝胶微乳,所述的微乳凝胶透皮制剂由下述质量比的组分制成:雷公藤多苷0.1%~15%,表面活性剂15%~20%,助表面活性剂30%~40%,油相15%~25%,水15%~25%,透皮吸收促进剂0.5%~2%,凝胶基质材料0.5%~5%。

本发明中,所述的雷公藤多苷为雷公藤多苷原料药。

本发明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以下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吐温80、维生素E-TPGS、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sol)或/和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fac CM10);所占质量比为15~20%。

本发明中,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选自以下的任意一种或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乙醇、聚乙二醇-400、1,3-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醚(Tanscutol P)或/和N-甲基-2-吡酪烷酮(Pharmasolve);所占的质量比为:30~40%。

本发明中,所述的油相选自以下的任意一种或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中链(C8~C10)脂肪酸甘油酯(GTCC或MCT)油酸、油酸甘油酯(Peceol)、亚油酸甘油酯(Maisine)、椰子油C8/C10甘油酯(Captex355)大豆油、橄榄油、蓖麻油、辛酸癸酸三甘酯(Miglyol 812N)或/和Lauroglycol FCC;所占的质量比为:15~25%。

本发明中,所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选自以下的任意一种或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月桂氮卓酮、薄荷脑、丙二醇、冰片或/和蛇床子油;所占的质量比为:0.5~2%。

本发明中,所述的凝胶基质材料选自卡波姆类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所占的质量比为:0.5~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4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