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描述的视频抗差错编解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4993.0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熊红凯;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64 | 分类号: | H04N7/64;H04N7/26;H04N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嵌入式 分布式 视频 编码 描述 差错 解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描述的视频抗差错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编码端进行混合式预测视频编码后得到分布式视频编码码流,对其中的帧间编码帧进行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保护处理并发送至解码端,当解码端收到的帧间编码帧中没有传输差错并且其参考帧也未受到传输失真的影响,则丢弃该帧间编码帧所对应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码流;否则解码接收到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码流,并将解码结果作为后续帧的参考,从而消除传输失真随时间的传播,实现视频抗差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描述的视频抗差错编解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式预测视频编码包括:H.264/AVC规范编码或MPEG-x规范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描述的视频抗差错编解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保护处理是指:对H.264/AVC编码和分布式视频编码进行联合优化模式选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将分布式视频编码码流中的图像划分为若干宏块,并采用混合式预测视频编码中的率失真优化方法计算每一个宏块针对所有帧内编码模式以及所有帧间编码模式的对应代价J(m)=D(m)+λR(m),其中D(m)为模式m对应的编码失真,R(m)为模式m对应的编码码率,并选取所有帧内编码模式中代价最小值及其对应的帧内编码模式以及所有帧间编码模式中代价最小值及其对应的帧间编码模式
第二步、当时,则对于该宏块采用帧内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否则计算该宏块分布式视频编码和混合式预测编码的联合信源信道代价JWZ(m)=D(m)+DWZ(m)+λ(R(m)+RWZ(m)),其中DWZ(m)为模式m经过分布式视频编码保护后残余的传输失真,RWZ(m)为对模式m进行分布式视频编码保护所需的码率;
第三步、当时,则对于该宏块采用帧内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否则采用帧间编码模式进行编码,重复执行上述第一步至第三步直至所有宏块均完成编码;
第四步、步骤二中对于所有宏块计算所得的RWZ(m)之和作为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码率,并据此进行分布式视频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描述的视频抗差错编解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码端收到的帧间编码帧中没有传输差错并且参考帧也未受到传输失真的影响是指:
步骤1、采用与编码端相同的混合式预测视频编码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并判断当前帧在传输中是否发生错误:若无传输错误,则将参考帧中的传输失真叠加至当前帧,否则执行错误掩盖操作并对该错误所造成的传输失真进行建模,然后将该传输失真与参考帧中的传输失真叠加作为当前帧的总传输失真;
步骤2、判断当前帧为基准帧,即受Wyner-Ziv编码保护的帧间编码帧时,则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像素域传输失真的概率分布计算DCT域传输失真的概率分布;
步骤3、根据概率分布计算分布式视频编码所需的似然概率信息作为解码器的参数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器的输出作为当前帧的恢复值以及下一帧的参考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分布式视频编码描述的视频抗差错编解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传输失真建模是指:用混合Laplace分布描述运动补偿结果与实际图像间发生平移以及运动补偿残差丢失造成的失真,其中:Laplace分布的参数通过相邻的正确解码宏块的残差能量获得,具体为:混合Laplace分布其中eρ为运动估计误差造成的失真,ew为运动补偿残差并服从以eρ为中心的Laplace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49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KTV包房音箱系统
- 下一篇:无糖型抗感解毒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