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电源的智能化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6193.2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聂在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电源 智能化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电源的智能化控制方法,特别是远程控制复合电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人们每天都在大量消耗着地球上的水、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有关统计资粒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度电力能耗800亿度,公共照明部分能源支出占200多亿度,因此,公共照明节能、环保问题摆在政府节能任务的首位。为了降低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减少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
在使用过程中存在: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控制器没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降低了风能和光能的利用效率;②蓄电池缺少管理,不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蓄电池的浮充电压,电池寿命降低很快;③维护手段采用人工巡视,没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去维护,致使照明系统不能始终处在良好工作状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源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在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上连接备用蓄电池,备用蓄电池连接远程监控器,当设备正常情况下,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特征在于:远程监控器通过无线传输单元根据监控中心的指令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并对发光单元进行开关管理;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均可通过RS232或485接口与远程监控器进行数据通信,通信内容包含有风力发电机2的输入电压、充电电流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入电压、充电电流
所述的复合电源智能化控制方法,特征还在于:当充电设备不正常时,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直接通过远程监控器对蓄电池充电,远程监控器通过内部指令切换强制接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并通过控制板内取样电路对充电参数进行取样,远程监控器根据监控中心的指令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并对发光单元进行开关管理;当蓄电池故障时,远程监控器通过内部指令切换强制接备用蓄电池进行充电;当远程监控器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与监控中心的联系中断超过10分钟,远程监控器将自动转为本地主控状态,通过内部设定的程序来独立的控制本地所有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照明系统上安装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连接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安装在照明系统上的远程监控器连接风电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蓄电池。
本发明的复合电源智能化控制方法中:在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上连接备用蓄电池,备用蓄电池连接远程监控器。
当设备正常情况下,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太阳能电池板出的电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远程监控器通过无线传输单元根据监控中心的指令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并对发光单元也即照明系统进行开关管理;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均可通过RS232或485接口与远程监控器7进行数据通信,通信内容包含有风力发电机的输入电压、充电电流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入电压、充电电流。当充电设备不正常时,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直接通过远程监控器对蓄电池充电,远程监控器通过内部指令切换强制接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并通过控制板内取样电路对充电参数进行取样,远程监控器根据监控中心的指令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并对发光单元也即照明系统进行开关管理;当蓄电池故障时,远程监控器通过内部指令切换强制接备用蓄电池进行充电;当远程监控器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与监控中心的联系中断超过分钟,远程监控器将自动转为本地主控状态,通过内部设定的程序来独立的控制本地所有设备。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构思范围内,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做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6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