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线材的可降解胶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6540.1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朝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5/00 | 分类号: | C08L15/00;C08L23/12;C08L3/02;C08L99/00;H01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5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材 降解 胶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胶料,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线电缆的可降解胶料。
背景技术
热塑性弹性体既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性能,又具有硫化橡胶的物理性能,可谓是塑料和橡胶优点的优势组合。以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或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基本成分,热塑性弹性体正在大肆占领原本只属于硫化橡胶的领地。近十馀年来,电子电器、通讯与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热塑性弹性体市场的高速发展。热塑性弹性体(TPE)具有硫化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塑性塑料的工艺加工性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降解材料需求也逐步增加。但现在可降解热塑胶的性能要么环保性差、要么耐用性能差,难以满足产品对性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性好,在终端产品线材的应用不会降解,但废弃后能快速降解的胶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配方的重量组成为:橡胶类物质氢化30-38%、白矿油15-25%、聚丙烯10-20%、腐植酸0.5-1.5%、余量是淀粉;所述的橡胶类物质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白矿油是加氢精制石蜡油;所述腐植酸的分子式是
所述配方的优选重量组成为,橡胶类物质氢化34%、白矿油20%、聚丙烯15%、腐植酸1%、淀粉30%。其中,腐植酸的分子式中N的范围是100~110,R为正烷类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线材的可降解胶料,其配方的重量组成为:橡胶类物质氢化30-38%、白矿油15-25%、聚丙烯10-20%、腐植酸0.5-1.5%、余量是淀粉。成份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在电线电缆的型材上,不会自然降解,满足生产需要。当这些线材不用时,放弃在土壤中,由于配方中加入腐殖酸作为生物降解的起始物质,再配合玉米淀粉的腐化和土壤中高湿的环境,一年以上即可开始降解成粉末,符合环保和能源循环使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旨是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方,使由其加工成的线材终端产品环保性好,不会降解,但废弃后能快速降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材料配方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可因地制宜而对结果无实质性的影响。
首先,简述本发明材料配方的基本方案:一种用于线材的可降解胶料,其配方的重量组成为:橡胶类物质氢化30-38%、白矿油15-25%、聚丙烯10-20%、腐植酸0.5-1.5%、余量是淀粉。其中,所述的橡胶类物质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白矿油是加氢精制石蜡油;所述腐植酸的分子式是其中,腐植酸的分子式中N的范围是100~110,R为正烷类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配方的优选重量组成,为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或丁二烯共聚物34%、白矿油20%、聚丙烯15%、腐植酸1%、淀粉30%。腐植酸通式中的N=105,R是甲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配方的优选重量组成,为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或丁二烯共聚物30%、白矿油15%、聚丙烯10%、腐植酸0.5%、余量淀粉。腐植酸通式中的N=100,R是乙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配方的优选重量组成,为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或丁二烯共聚物38%、白矿油25%、聚丙烯20%、腐植酸1.5%、余量淀粉。腐植酸通式中的N=110,R是丙烷。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或丁二烯共聚物制成的本胶料无实质性区别,其它组分在取值范围内的变化,对本发明制得胶料的理化特性亦无实质性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朝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朝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6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