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用防爬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6881.9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4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叁叁;刘龙玺;顾玉林;周建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用防爬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发生撞击时使用的防爬器,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轨道车辆的时速已经达到380公里/小时速度级,为减小轨道车辆发生相互撞击时对于车体结构造成的巨大破坏,通常在车体端部、车辆之间设置有防爬器等安全防护装置。
设计、使用防爬器的目的是,能够在发生相互撞击时防爬齿相互啮合,车体之间进行正面冲击而使得车体端部发生变形以吸收巨大的冲击能量,进而防止车辆产生爬叠、倾覆等严重后果,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等损失。
现有国内轨道车辆使用的防爬器,普遍地采用钢板拼焊的结构与连接方式,此类防爬器的结构刚性若过高,则会在车辆相互撞击时将冲击力仅传递给底架而减小受力面积,从而无法全部吸收冲击能量,车辆易侧翻或倾覆。若防爬器的结构刚性过低,又易受到垂向载荷的抵消作用而产生垂向失稳,仍然会引起车辆爬叠等后果。
因此如何兼顾以上两个方面的设计与功能要求,一直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用防爬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缺陷而采用增加导向部的防爬结构,从而引导车体撞击发生在水平方向的正面,从正面形成冲击以防止车辆产生爬叠、倾覆等严重后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旦车辆发生相互撞击,防爬器的结构能够吸能并沿车体纵向向后挤压、移动,即实现引导车辆进行正面冲击,防止车辆产生倾覆等问题。
另一发明目的是,防止防爬器在受力过程中产生垂向失稳问题,在进行正面冲击的同时防止车辆产生爬叠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述的轨道车辆用防爬器主要具有:
相互连接的防爬部和导向部,防爬部前端设置有防爬齿,导向部紧固安装在车体端部;
在防爬部和导向部内部填充有缓冲吸能部件;
所述的防爬部和导向部,均具有由钢板拼焊而成的、一端开口的箱型整体结构;
防爬部的外部轮廓尺寸小于导向部,两者相向地进行插接组装并通过侧部的剪切销钉进行横向固定。
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防爬部和导向部相向地进行插接组装,导向部本身就提供了防爬部在吸收车辆撞击时的冲击能量而被挤压、后退的运动轨迹。
防爬部与导向部之间采用剪切销钉进行横向固定连接,销钉能够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时的两部分的牢靠连接。当车辆发生撞击时,销钉受冲击力而被剪断,防爬部即沿导向部向后滑动,从而引导列车正面冲击。
在防爬部与导向部内部填充的缓冲吸能部件(如铝蜂窝),在上述销钉被剪断后能够保证防爬部不会迅速地弹离而致使两个车辆之间的防爬器发生脱离,而是伴随着端部车体的冲击变形逐渐地向后移动,保证了相撞车辆防爬器之间的相互啮合。
为进一步防止防爬器在受力过程中产生垂向失稳问题,可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在防爬部和导向部的垂向重叠区域,安装有一对加固钢板。
防爬部与导向部采用一定厚度尺寸的钢板拼焊而成,再在两者的垂向重叠区域加装加固钢板,能够保证防爬器在车辆冲击时不会产生垂向失稳,即防爬部仅能沿导向部被挤压而后退,从而避免车辆产生爬叠问题。
为防止相向插接组装的防爬部和导向部在车辆正常运行时发生摇摆与偏转,可在防爬部和导向部的内部,沿两者相向插接的方向设置有将两者进行紧固连接的拉杆。
通过拉杆可以配合上述剪切销钉,而在防爬部和导向部的纵向加以紧固连接。
更为优选与提高导向部本身结构稳定性与刚性的改进方案是,在导向部的表面设置有筋板。
如上所述,本发明轨道车辆用防爬器具有以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采用增加导向部的防爬结构,防爬器能够全部吸能并引导车辆进行正面冲击,防止车辆产生倾覆问题。
2、有效地避免防爬器在受力过程中产生垂向失稳问题,防止车辆产生爬叠等问题。
3、防爬器结构简单、但却具有较好的纵向和横向定位功能,易于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所述轨道车辆用防爬器的示意图;
图2是防爬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辆撞击前后的防爬器结构对比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具有,防爬部1,导向部2,拉杆3,剪切销钉4,铝蜂窝5,防爬齿6,加固钢板7,筋板8,车体端部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轨道车辆用防爬器主要具有:
相互连接的防爬部1和导向部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6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直接制版的水基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