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039.7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森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起模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铸得。因此这种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在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铸造模具是用来制造熔模的重要工艺装备。铸造模具应满足:保证制出的熔模能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装拆方便,轻巧、耐用,便于起模;铸造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均应加工方便、经济、合理;小件一型多腔以提高熔模生产率。一套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需设置连接部,同时还要设置保证起模的垂直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模间连接部设置易于起模的铸造模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上模,其特征在于:下模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内腔以及位于顶面上的在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孔;上模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内腔以及位于底面的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且与连接孔相配合的柱形连接部。
优选地,柱形连接部具有锥形的顶部。
进一步地,下模上设有下模浇注口。
更进一步地,上模上设有上模浇注口。
进一步地,下模设有与之插接的模块,且模块插入第一内腔。
优选地,下模设有起模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易起模的铸造模具,保证了起上模时候的起模垂直度,同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上模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0、下模;11、第一内腔;12、模壁;13、连接孔;14、起模装置;20、上模;21、柱形连接部;211、顶部;22、第二内腔31、下模浇注口;32、第二浇注口,40、模块;42、凹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从附图1和附图2中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10、上模20、下模浇注口31、上模浇注口32,下模10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内腔11以及位于顶面上的在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孔13;上模20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内腔22以及位于底面的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且与连接孔13相配合的柱形连接部21,这样将下模10与上模20插接,同时限制了起模时拿上模的方向,保证了起模的垂直度。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3为位于下模10顶面相对两角上的圆孔,相应地,柱形连接部21为位于上模20底面上相应位置处的圆柱形插件,这样便于加工。见图1和图3所示,柱形连接部21具有锥形的顶部211,便于安装时顺利将柱形连接部21与连接孔13对位。
下模10与上模20相接后,下模浇注口31与上模32浇注口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浇注口,与注蜡机相连完成注蜡。
本实施例中的铸造模具,下模10设有与之插接的模块40,且模块40插入第一内腔11。该模块40上设有凹痕42便于起模时拿捏。下模10上还设有起模装置14。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森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森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