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酯酶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206.8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焕;刘孝龙;范新炯;梁卫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5 | 分类号: | C12N15/55;C12N9/16;C12N15/10;C12N15/63;C12N15/70;A62D3/02;A62D101/04;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新型酯酶的DNA,其特征是: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种新型酯酶,其特征是:它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酯酶的宏基因组学克隆方法,其特征是:提取海底泥的总DNA并纯化,将纯化后的总DNA经BamHI酶切,连接pUC118载体,电击转化大肠杆菌DH5α高效感受态建立宏基因组文库,通过点平板和滴加底物显色法快速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子,经测序和BLAST比较并设计引物,从而克隆到目的片段。
4.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酯酶的DNA的表达载体。
5.一种重组酯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寄主细胞,培养转化体,从培养物中获得重组酯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酯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寄主细胞是大肠杆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酯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具体过程为:包括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达载体的目的片段经BamHI、HindIII双酶切,与pET-28a(+)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酯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IPTG终浓度为0.1-1.3mM,诱导温度为18-37℃。
9.一种重组酯酶,其特征是:包括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寄主细胞,培养转化体,从培养物中获得重组酯酶的步骤的方法制备。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酯酶在降解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2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动态向量的视频搜寻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用塑料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