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308.X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张卫军;王如;李争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1/21 | 分类号: | C07C11/21;C07C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制 番茄 素油 树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种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是由1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的直链型碳氢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诱导细胞间接通讯、调控肿瘤增殖的功能,对子宫癌细胞、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番茄红素必将成为21世纪营养保健品市场中的重要一员。番茄红素油树脂是从番茄中提取出来的,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红素油树脂中。
传统上,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精制一般采用溶剂结晶,该方法工艺简单,应用广泛,但得到的产品质量较差,如有异味和溶剂残留等,制约了其进一步推广。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是超临界流体对脂肪酸、植物碱、醚类、酮类、甘油酯等具有特殊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流体萃取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便宜、无毒、易回收的优点,但应用此方法对番茄红素油树脂进行精制,而获得好品质的番茄红素油树脂其操作条件未知,因此制约了番茄红素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便宜、无毒、易回收的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且用本发明的方法萃取得到的番茄红素油树脂无异味,过氧化值低,酸价低,含量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从番茄红素油树脂中制备番茄红素的方法
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萃取压力10-50MPa,萃取温度32-70℃,流体的流量:萃取釜=1-10/h的条件下对番茄红素质量含量为5.1-12.3%的番茄红素油树脂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0.5-4小时,制备得到番茄红素的质量含量为8.7%-20.6%的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充CO2或N2保护,避光0-20℃保存。
所述萃取压力为15-40MPa。
所述萃取温度为35-60℃。
所述流体的流量:萃取釜体积=2-6/h。
萃取时间为1-3小时。
所述流体为二氧化碳、丙烷、乙烷或乙烯。
本发明的优点:
1、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法,特别是在本发明的技术参数下对番茄红素油树脂进行精制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便宜、无毒、易回收的优点。
2、本发明的方法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降低了番茄红素油树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纯度,去除了异味,提升了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番茄红素油树脂是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商品。主要成分:番茄红素,提取来源:番茄,外观:红色油状物,检测方法:HPLC检测,番茄红素质量含量8.7(%),符合上述指标的番茄红素油树脂都可以做为本发明的原料。番茄红素质量含量在5.1-12.3%的番茄红素油树脂也可以做为本发明的原料。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100g番茄红素油树脂,在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35℃,二氧化碳的流量:萃取斧体积=2/h的条件下对番茄红素质量含量为8.7%的番茄红素油树脂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1小时,制备得到番茄红素的质量含量(经HPLC测定)为18.23%的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充N2保护,避光4℃保存。原料过氧化值为6.59mmol/kg,产物过氧化值为2.93mmol/kg;降低了55.6%,原料酸价为14.88mg/g,产物酸价为8.40mg/g,比原料降低43.5%。
实施例2
精制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