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子设备用功率变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464.6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叶岳芳;苏西安;盛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协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314305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备用 功率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变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子设备用功率变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在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在功率放大方面,基本上是采用继电器来实现,即用小电流来控制10安培以上的大电流,虽然能初步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却存在着触点容易氧化、寿命比较短、有火花干扰的缺点,尤其对收音机、计算机、各种控制单元的ECU影响比较大。为了能够满足汽车电子高速发展的需求,需要设计一种没有火花、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的汽车电子设备用功率变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电子设备用功率变换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方便,工作电流大且没有火花,使用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子设备用功率变换器,包括信号检测及控制电路、与信号检测及控制电路相接的比较器和与比较器相接的功率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与负载相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和负载均与蓄电池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及控制电路由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C2、C3和C4,滑动变阻器W1和W2以及二极管D1和D2构成;所述比较器为具有八个引脚的芯片IC,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电阻R5、R6和R7以及三极管BG构成;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芯片IC的引脚4和引脚8以及电阻R5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芯片IC的引脚1和电阻R7的一端以及蓄电池的负极相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W2的一端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和芯片IC的引脚6相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滑动变阻器W1的一端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1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芯片IC的引脚7相接,所述芯片IC的引脚2与电容C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入端A相接,所述芯片IC的引脚3接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的基极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负载的一端和蓄电池的正极相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的集电极相接,所述三级管BG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相接。
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为12V或24V。
所述负载为阻性或感性负载RL。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发明由信号检测及控制电路、与信号检测及控制电路相接的比较器和与比较器相接的功率放大电路构成,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设计合理。
2、使用灵活方便:本发明中三级管BG的导通时间可调整,关断时间也可调整,使用灵活方便。
3、工作电流大且没有火花,使用安全可靠:本发明较之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电子设备用功率变换器,工作电流增加了2-5倍,且没有火花,对汽车可燃气体的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保障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4、使用范围广: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阻性负载,还可以应用于感性负载,使用范围广。
5、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本发明顺应汽车工业电子发展的方向,能够满足汽车电子高速发展的需求,能够应用于车载计算机中央控制系统、车载故障监测系统、车载行驶监测记录仪、车载计算机辅助巡航系统、车载视听娱乐设备等汽车电子设备,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信号检测及控制电路; 2-比较器;3-功率放大电路;
4-蓄电池; 5-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协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协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