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524.4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傅翠明;张志龙;马英豪;谭玲龙;席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T7/02 | 分类号: | G01T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气溶胶 粒子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技术领域中某些具有特定目的和要求的放射性气溶胶测量,特别是在某些需精细测量核设施设备放射性的擦拭样等的质谱仪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具有粒子大小分离功能的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设施某些具有特殊目的和要求的监测或监查中,要求分析测量核设施设备污染表面的铀含量及同位素比(235U/238U),为此,通常用擦拭法形成擦拭样品,进而用质谱仪分析测量擦拭样品中的铀含量及同位素比(235U/238U)。实践证明,为达到一定的监测或监查灵敏度,直接对擦拭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往往并不可行。如何将擦拭样品中的放射性粒子回收到某种载体上以适于有效的质谱分析,涉及比较繁琐的制样过程。另外,在核设施场所中存在的放射性气溶胶污染和核设备上存在的表面污染都需要进行监测,有时为监测某些狭小空间或设备死角的污染状况,或为获取这些死角或狭小空间的某些特殊信息,用通常的气溶胶采样装置或表面污染擦拭工具进行采样或回收往往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比较简便快速地将擦拭样品中的放射性粒子按粒子大小直接回收在某种载体上,以更加利于有效的质谱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包括一个进气嘴和进气导管,进气导管下方依次装配特定孔口尺寸的第一级撞击孔板和第二级撞击孔板,各撞击孔板下方依次设置有阻留确定大小范围粒子的第一级收集载体和第二级收集载体,第二级收集载体下方设有安装在滤膜衬筒中的高效滤膜,第一级收集载体与第二级撞击孔板之间以及第二级收集载体与高效滤膜之间分别设有用于粒子通过的过渡筒,滤膜衬筒下部设有一抽气管嘴,抽气管嘴与用于整体运行的抽气动力调控装置连接。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嘴和进气导管的方位及长度能够任意调节。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所述进气嘴和进气导管的下方能够安装2级以上的孔口数量及孔口尺寸逐级变化的撞击孔板。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通过调整撞击孔板的孔口数量、孔口尺寸及通过孔口的气流流速参数确定其相应的收集载体上的粒子大小范围。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收集载体既是粒子阻留收集载体又是空气流畅通引导载体,其引导空气流的孔眼数与撞击孔板的孔口数密切准确配合。
再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收集载体上设有防粒子滑脱、反弹的措施。
更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所述的抽气动力调控装置是自带电源的特制的微型泵,并配以流速测量和调控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对被回收到收集载体(如石墨片等)上的气溶胶粒子按粒子大小范围分别阻留和收集,更适于质谱仪分析或其它目的的分析;
(2)实现粒子大小分离的撞击孔板,通过调整孔口尺寸、孔口数量及通过孔口的流速等参数确定其相应的收集载体上的粒子大小范围;
(3)收集载体(如石墨片等)上设置有防粒子滑脱、反弹的措施,确保所阻留收集的特定大小范围的气溶胶粒子稳固;
(4)回收装置的抽气动力装置是自带电源的特制的微型泵(见实用新型专利:ZL96215508.x)并配以流速测量和调控装置;
(5)回收装置的吸入管嘴及气流导管其方位、长度可任意调节,方便不同回收对象的使用;
(6)整套回收装置小巧轻便,适于操作人员手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回收装置,包括一个进气嘴和进气导管1,进气导管1下方依次装配特定孔口尺寸的第一级撞击孔板2和第二级撞击孔板4,各撞击孔板下方依次设置有阻留确定大小范围粒子的第一级收集载体3和第二级收集载体5,第二级收集载体5下方设有安装在滤膜衬筒8中的高效滤膜7,第一级收集载体3与第二级撞击孔板4之间以及第二级收集载体5与高效滤膜7之间分别设有用于粒子通过的过渡筒6-1和6-2,滤膜衬筒8下部设有一抽气管嘴9,抽气管嘴9与用于整体运行的抽气动力调控装置(图中未标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