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键盘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8101.4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易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南毅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键盘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键盘的操作方法,特别涉及用于搭配多点触控技术的虚拟键盘,其用于目前需要键盘输入且具有多点触控显示面板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上,键盘、鼠标与触控面板是主要的输入控制设备,键盘是很广泛使用的输入设备,但是占了很大的体积,为了使得电子设备的可携性提高,所以直接于面板进行触控操作虚拟键盘以取代实体键盘就是最方便的输入方式。
现有的触控技术有单点触控与多点触控,但因为单点触控的触控点数有限制性,所以已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过程的方便性与直觉性,于是多点触控技术就成为未来触控技术的主流,使用多点触控技术的产品与应用程序正不断地推陈出新,多点触控技术加上方便的触控界面能取代实体键盘的功能,所以可以达到更直觉便利的操作体验。
虚拟键盘是一种电脑执行的程序,是一种输入控制的虚拟延伸,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启动虚拟键盘的方法,使用者轻触触控面板102上的键盘图标101,就可以启动虚拟键盘装置,此软件模拟键输入位置通常被安排在触控屏幕的角落,其缺点在于不够方便与直接。如图2所示为现有的虚拟键盘装置,当使用者轻触上述键盘图标后,即可出现此虚拟键盘103,此虚拟键盘大小与按键配置104是固定的,其缺点为此虚拟键盘无法根据使用者习惯进行调整,所有人皆使用同样大小的虚拟键盘,不够人性化且没有发挥虚拟键盘的优势。
如美国专利号6,882,337所示,其公开了一种虚拟键盘与产生方法,其为将虚拟键盘与显示背景结合,并利用键盘音来作为提醒,如此可以让使用者获得如实体键盘般,在输入信号时由听觉回馈来而确认其输入动作,其中此专利亦有提出虚拟键盘的按键大小设计,但是并无根据使用者习惯进行调整的设计。
如美国专利申请案号US20090237361所示,其公开了一种改良的虚拟键盘与其产生方法,这种虚拟键盘包括一个被配置为检测触摸信号的触摸式显示屏表面和被配置为生成一个虚拟键盘的一个控制器,此触摸信号是使用者的至少一个手指和手掌的触摸,此控制器还被配置为用于确认手掌触摸和检测手指触摸的距离,但是缺点是需要使用者以至少一个手指触摸加上手掌触摸来作为侦测信号,此需要一定尺寸大小的触控面板才能施行,这对于一般携带型电子装置的触控面板大小尺寸是不易施行的,且因需加上手掌触摸,故较单纯使用手指启动虚拟键盘来的复杂,加上使用者在打字时手掌接触触控面的面积是随机的,故其容易产生手指触控上的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搭配多点触控技术的虚拟键盘,其利用人体工学的自然特征,即一般键盘使用者打字时,会使用左手与右手各三个指头来轻触键盘,此即左、右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因此本发明运用左、右手各三个指头轻触键盘的特征,自动启动模拟键盘,并利用三指轻缩为一点来关闭键盘,键盘输入达一定有效触碰面积,则以键盘音作为回馈并搭配显示器的视觉变化,以增进打字的精确度。左右两手的两食指位置即为F-key与J-key的参考位置,F-key与J-key的间距可随使用者习惯而改变,使用者可将此虚拟键盘分开成两部分,此两部分的虚拟键盘可被配置为处于任意倾斜方向。而且,根据本发明,利用使用者三个指头轻触键盘的平均间距,可自动调整适合使用者的键盘尺寸与间距,此外,键盘也可依使用者习惯而被设定为只显示设定的字型,即大写设定时显示大写,小写设定时显示小写,注音设定时显示注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启动虚拟键盘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虚拟键盘装置。
图3为本发明的启动虚拟键盘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开虚拟键盘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虚拟键盘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关闭虚拟键盘的方法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键盘图标 102触控面板
103虚拟键盘 104虚拟键盘大小与按键配置
300多点触控触控面板 301左手食指
302右手食指 303左手中指
304右手中指 305左手无名指
306右手无名指 307处理单元
401左手食指 402右手食指
403左手中指 404右手中指
405左手无名指 406右手无名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易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易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8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