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漆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8133.4 | 申请日: | 201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B05C11/10;F16L5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漆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漆包线生产的油漆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电子线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包括芯线和涂覆在芯线外侧的漆层,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漆包线的生产工艺包括芯线加工、成品拉拔、上漆以及包装入库等步骤。上漆工艺包括牵引、退火、上漆、烘焙、冷却、收线,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其中在上漆工艺中,需先将油漆预热至45℃-50℃,通常采用漆箱加热,烘焙由带温控的烘炉对涂漆后线材进行烘烤,对电能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漆包线生产的油漆加热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漆加热装置,它包括位于烘焙托盘下方的烘焙保温层、油漆管道,油漆管道穿过烘焙保温层的内部。
优选地,烘焙保温层为石棉材质。
优选地,油漆管道采用金属管。
进一步地,油漆管道与烘焙保温层相接触处温度为45℃-50℃。
更进一步地,在油漆管道与烘焙保温层相接触处设有测温计。
优选地,油漆管道的穿出烘焙保温层的部分的外侧包裹有油漆保温层。
更优地,油漆保温层为石棉材质。
烘焙是通过高温烘干将线芯上涂的漆液中的溶剂蒸发,然后固化形成漆膜,将线放在烘焙托盘上烘焙,而烘焙保温层则是对烘焙托盘进行保温,使之温度均匀恒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油漆加热装置,直接利用烘焙装置的烘焙保温层对油漆进行加热,省去了加热油漆所用的漆箱,同时对烘焙的多余热能加以利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节省了电能,油漆采用流动式加热,更提高了效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施起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烘焙托盘;2、烘焙保温层;3、油漆管道;4、油漆保温层;5、测温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中的油漆加热装置,它包括位于烘焙托盘1下方的烘焙保温层2、油漆管道3,油漆管道3穿过烘焙保温层2的内部。
烘焙是通过高温烘干将线芯上涂的漆液中的溶剂蒸发,然后固化形成漆膜,将线放在烘焙托盘1上烘焙,而烘焙保温层2则是对烘焙托盘1进行保温,使之温度均匀恒稳。烘焙保温层2各个位置的温度是不同的,而在漆包线上漆工艺中,油漆预热温度为45℃-50℃,故在该装置安装前,需先测量烘焙保温层2各位置的温度,再选择温度为45℃-50℃的位置安装油漆管道3。沿油漆的流向,在油漆流出烘焙保温层2的一端的油漆管道外侧包裹着油漆保温层4,对加热后的油漆进行保温,确保其温度保持在45℃-50℃。
油漆管道3采用金属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镀锌铁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材质。
烘焙保温层2及油漆保温层5都选用比较常用保温材料石棉,保温效果好切成本较低。
石棉保温层经过长期使用,各个位置的温度是基本恒定的,而石棉保温层的使用时间较短,各个位置的温度会有变化,所以,在油漆管道3与烘焙保温层2相接触处设有测温计5,以便于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温度调整油漆管道3在烘焙保温层2中的位置。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油漆加热装置,油漆采用流动式加热,是一种即热式的加热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直接利用烘焙装置的烘焙保温层对油漆进行加热,省去了加热油漆所用的漆箱,同时对烘焙的多余热能加以利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节约能源,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施起来简单方便。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8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