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8328.9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峰;沈玉龙;习宁;高飞;康亚博;许昆;朱小未;陈寅;张志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6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张问芬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融合 数字家庭 网络 体系结构 | ||
1.一种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数字家庭的业务需求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应用域,将数字家庭中业务相似、功能需求相近的信息终端设备连接在同一应用域内,在划分应用域的基础上构建的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由信息终端设备、网络连接设备、应用域管理中心以及家庭网关四种网络实体组成。所述的信息终端设备是指执行具体数字家庭业务功能的网络实体,其所对应的具体设备如家庭通信域的手机、IP电话,影音娱乐域的电视、DVD;所述的网络连接设备是指实现接入网各终端间互联互通的网络实体,包括无线、有线接入点,边界网关;所述的应用域管理中心是指对家庭网络中同一应用域内的信息终端设备及其所提供的业务服务进行管理的功能实体;所述的家庭网关是数字家庭内部网络的核心,通过建立数字家庭网络统一管理平台负责对外部网络所提供的业务以及内部网络的各个应用域进行有效的集中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编址,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数字家庭网络设备编址,根据家庭网络设备所处层次的不同,将家庭网络设备分成家庭网关层、应用域管理层以及终端层三个层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家庭网关层,采用IPv4或IPv6协议进行编址;在应用域管理层,应用域管理中心设备也基于TCP/IP协议栈,可采用IPv4或IPv6协议进行编址;在终端层,由应用域管理中心设备负责对其域内的所有设备“IP设备”和“非IP设备”进行地址管理,其中对于IP设备,采用常用的IPv4或IPv6编址管理方式;对于非IP设备,根据不同厂商、不同通信方式的要求,需要到应用域管理中心注册其设备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架构下的设备通信过程如下:
应用域内相同通信机制设备之间可直接进行通信;
应用域内不同通信机制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源设备首先向应用域边界网关发送消息,通过应用域边界网关的协议转换功能将报文重组后再发送给目标设备,从而实现整个通信过程;
不同应用域设备之间通信:通信源设备向应用域边界网关发送消息,边界网关检测出目标设备为非本域设备,然后将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所在域的边界网关,若网关通信方式与目标设备相同,则直接发送给目标设备;若通信方式不同,则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将报文重组最后发送给目标设备,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数字家庭内部与外部各种异构网络中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源设备首先向家庭网关发送消息,家庭网关根据用户请求服务所属网络的不同,将用户的消息进行相应的协议转换和报文重组后再通过相应的网络接口发送给目标网络中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83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制LED光源亮度的系统
- 下一篇:可交联的离子掺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