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热载体炉的膨胀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9533.7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祥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111 江苏省扬州市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热载体 膨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的膨胀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间接加热的应用非常广泛,传统的间接加热方法多数采用水、水蒸汽作为媒介,但是在常压下,水的沸点仅约100℃,使用范围有限,而使用水蒸汽为媒介,当温度达200℃时,压力将达4MPa。由于高压带来的危险性极高,所以当用热设备需求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如使用蒸汽作为媒介,为保证安全,装备的投入及使用费用将大幅度增高。相比而言,当温度达300℃时,导热油的蒸汽压则低于0.05MPa,因此有机热载体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原理为利用导热油作为传递热量的媒介,先通过加热炉对低温油进行加热,再利用管路将高温油输送到用热设备,利用热交换器向外散发热量,放热后的导热油温度有所降低,再将其沿管路送回油炉加热,形成一闭路的连续循环的加热系统。在导热油供热系统中,由于热量及油料全部回收继续循环,因此在高温区工作,导热油系统的经济性及安全性远远优于传统方式。
导热油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00℃,体积将有7%左右的膨胀,并产生少量的油蒸气,必须对此加以释放,才能保证导热油在系统中的正常循环。目前绝大多数热媒加热炉均采用开式膨胀系统来泄压。
开式膨胀系统中,回油管的导热油经循环泵泵入有机热载体炉,在有机热载体炉中加热后,从供油管输出向车间供热。回油管的最高处设有油气分离器,在系统最高处设一膨胀槽,最低处设一储油槽。膨胀槽的底部设有膨胀管,膨胀管与油气分离器的出口相连,膨胀槽上方设一溢流管与储油槽相连,储油槽另设一透气口与大气相通以释放压力。
这种开式膨胀系统,膨胀槽的油与回油管相通,温度较高,而膨胀槽中温度较高的导热油通过储油槽的透气管直接接触到外界空气,从而使油质迅速恶化,同时热油蒸气排出造成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的膨胀系统,使高温的导热油不接触大气,延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的膨胀系统,包括有机热载体炉、循环泵、储油槽、膨胀槽、供油管、回油管,回油管与循环泵的吸口相连,循环泵的出口与有机热载体炉的进口相连,有机热载体炉的出口与供油管相连,膨胀槽位于系统的最高处,储油槽位于系统的最低处,回油管的最高处设有油气分离器,膨胀槽的底部设有膨胀管,膨胀管与油气分离器的出口相连,膨胀槽上方设溢流管与储油槽相连,储油槽上部另设一透气口,所述储油槽的中部横断面上设有将左右两边隔绝的隔板,所述储油槽的底部设有U型连通管将隔板左右两室连通。
膨胀槽的溢流管与储油槽的左侧相连,在储油槽的右侧设置透气口,系统未运行前,膨胀槽及储油槽内的净压为零,储油槽内左右两室油位相平。系统开始运转加热后,热油膨胀至膨胀槽,将膨胀槽上方的油气挤至储油槽的左侧,压低左侧油位,使右侧油位提高,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高温导热油留在膨胀槽内,而热的油蒸气被储油槽左侧的冷油阻隔,既不与外界大气接触,也不排出,降温后油蒸气又回到储油槽内,所以能充分保护油质,且不污染空气。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回油管的最高处设有辅助排气管与所述膨胀槽的上部相连通,所述辅助排气管上安装有辅助排气阀。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送油管与所述回油管之间通过旁通阀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膨胀槽的底部设有放空管与储油槽相连,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有机热载体炉的膨胀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膨胀槽油位处于低位时的系统图。
图3为膨胀槽油位处于高位时的系统图。
图中:1热媒加热炉、2循环泵、3储油槽、4膨胀槽、5油气分离器、6供油管、7回油管、8膨胀管、9排空管、10旁通阀、11排气阀、12辅助排气阀、13排空阀、14透气管、15U型连通管、16隔板、17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祥,未经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9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