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0094.1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6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刘磊;张海涛;袁桂平;吴迪;王景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耕者有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1;A61B5/08;A61B5/01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红外 生命 体征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心率、体温等人体生理数据往往采用接触方式进行测量,对测量的数据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传输。在测量此类人体生理数据时,心率、体温等测量设备必须与测量对象进行物理接触,使得测量对象的活动受限;若长期连续测量,人力物力等投入较大,并且测量数据传输不及时,传输准确率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必须用接触方式测量人体生理数据导致的测量对象活动受限和/或测量投入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包括:输入/输出单元,用于接收测量命令,输出测量数据;红外发射器,用于产生发射至测量对象的红外波以感测测量对象的生命体征;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经过测量对象反射的红外波波,并将所接收的红外波转换为电信号;数据处理单元,和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连接的运行,并处理从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的电信号,输出预设格式的测量数据至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电池模块,和所述红外发射器、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向所述红外发射器、数据处理单元供电。
通过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或者通过发射/接收红外波并检测该红外波的变化以解析人体生理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可以实现非接触式采集人体生理数据,测量操作简易,并且测量速度快,准确率高。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用于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屏。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测量命令以及输出测量数据的天线。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为单片机。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心率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的红外波,计算出测量对象的动脉血管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次数并解析出该段时间内的心率。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呼吸频率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的红外波,计算出测量对象在一定时间内的呼吸次数。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体温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对象的红外辐射,计算出测量对象的实时温度。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包括适用于佩戴在人体腕部的壳体,所述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数据处理单元和电池模块设于所述壳体中,且所述壳体上设有窗口以便于红外波的传播与接收。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包括一显示屏,且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窗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并朝向人体。
根据上述无线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包括一天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原理性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原理性电路结构框图和机械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1包括用于接收测量命令和输出测量数据的输入/输出单元的显示屏5和天线10、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3、接收红外线的红外接收器4、供应电源的电池6和用于系统控制、信息处理、信息存储的数据处理单元2,红外发射器3、数据处理单元2连接于电池6,具有信号接收或输出功能的显示屏5、天线10、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4均与数据处理单元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耕者有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耕者有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悬吊带及其编织方法
- 下一篇:可无线充电的智能水位指示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