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脱氮并抑制甲烷排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0204.4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陶勇;李大平;何晓红;王晓梅;杨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液脱氮 抑制 甲烷 排放 方法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脱氮并抑制甲烷排放的方法,步骤如下:将C/N低于3的垃圾渗滤液,调节pH 7.8-8.2后装入硝化反应器,并按垃圾渗滤液体积的1/1000接种高效硝化菌剂,该菌剂于2008年12月2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CGMCC No.2824,启动曝气系统,控制溶解氧(DO)为0.5-2mg/L,当氨氮浓度低于15mg/L后出水,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至硝化池中,上清液即硝化渗滤液回灌到原位脱氮反应器,利用反应器中丰富碳源和微生物以及厌氧环境,进行原位反硝化脱氮、脱碳,控制硝化渗滤液的回灌量及氮负荷逐渐达到10.45gTON/(t TS·d)以上,以反硝化反应替代产甲烷反应,从而抑制甲烷的产生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垃圾渗滤液脱氮并抑制甲烷排放的方法,其特征是:C/N比低于3的垃圾渗滤液通过集水池调节或回灌调节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2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可瑞特化合物结晶形态、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炭化料的脱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