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救生舱生命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0217.1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贾庆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庆祯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生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救生舱,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中给养供给及通信传输的管道。
背景技术
由于矿难的不可预知性,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矿难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矿难发生时,矿用救生舱成为井下矿工逃生的首选场所。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救生舱采用蓄电池供电,供电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长时间持续的通讯和照明;场内设有的排风设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洗涤器只能为矿工提供短时间的氧气,空气流通范围小,空气污浊;现有救生舱内一般备有储备口粮和饮用水,但数量有限,无法保证持续供给。因此,井下作业急需一种设备,它可以从井上设备持续地向救生舱中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和空气等,以延长井下生命等待救援的宝贵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救生舱生命管,通过该生命管,井上设备可以持续地向矿用救生舱中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空气、电能和通讯等,从而可以有效延长井下生命等待救援的宝贵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矿用救生舱生命管,连接于井上设备和所述矿用救生舱之间,所述生命管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外护管和内护管,所述外护管与所述内护管之间填充有隔热层,所述内护管内部设有给养管道、空气管道、供电管道和光纤通信管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护管内的给养管道、空气管道供电管道和光纤通信管道顺序贴靠且内切于所述内护管的内表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效果是:通过该生命管,井上设备可以持续地向矿用救生舱中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空气、电能和通讯等,从而可以有效延长井下生命等待救援的宝贵时间。本发明结构坚固可靠,可以抵抗强震、塌方、爆炸并且隔热,管道安装对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01-外护管;102-内护管;103-隔热层;201-供电管道;202-光纤通信管道;203-给养管道;204-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例连接于井上设备和所述矿用救生舱之间,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外护管101和内护管102,所述外护管101与所述内护管102之间填充有隔热层103,所述内护管103内部设有供电管道201、光纤通信管道202、给养管道203和空气管道204。所述内护管102内的供电管道201、光纤通信管道202、给养管道203和空气管道204顺序贴靠且内切于所述内护管102的内表面安装时,对接方便。
所述护管为分节式密封连接,各段护管之间的密封性,确保了所述内护管102内部的各种管道不渗水潮湿。本实施例固定铺设在矿下的地面和墙面上。为保证本实施例的可靠性能,所述护管不可悬挂,不可悬空安装。
所述内护管103内部设有的供电管道201、光纤通信管道202、给养管道203和空气管道204的两端可以安装有对接头,安装时,将各管道相应的对接头对接起来,再将外护管101和内护管102连接起来,安装方便省时。
内护管102内装有的供电管道201为救生舱内各种设备的提供了电源;光纤通信管道202可以保证舱内和井下的实时通讯;井上人员通过给养管道203为救生舱内提供营养,空气管道204可以为舱内提供氧气或新鲜空气,保证舱内氧气充足和空气交换。
内护管102内安装的管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四种内管,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选其他用途管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坚固可靠,可以抵抗强震、塌方、爆炸并且隔热;管道安装对接方便;通过该生命管,井上设备可以持续地向矿用救生舱中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空气、电能和通讯等,从而可以有效延长井下生命等待救援的宝贵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庆祯,未经贾庆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桁梁斜拉桥抑制涡激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板道床的拼接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