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轮霉素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0749.5 | 申请日: | 201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牛雪梅;张克勤;王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16 | 分类号: | C12P17/16;C12N1/14;A01N43/90;A01P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素 代谢 产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轮霉素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背
背景技术: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害,据Sasser & Freekman(1987)报道,植物寄生线虫每年造成世界农业生产的损失约1000亿美元。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植物线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长期使用巨毒化学杀线虫剂给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的危害日渐显露。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的生物杀线虫剂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线虫生防研究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线虫生物防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各国政府也给予了极大支持,第一代线虫生物防治剂的活菌剂如捕食线虫真菌、内寄生真菌和寄生性细菌应运而生,但它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稳定性较差、货架期短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克服这一弊病,国内外研究者更加关注第二代线虫生防因子即菌株代谢产物研究开发。近年来由于线虫、真菌等造成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各种病原物的抗性、原有的农用抗菌素、杀线剂抗生素治疗效果在减退,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而发现新的天然抗生素活性成份是问题的关键。
国内外文献检索表明,目前没有将金轮霉素(aurovertin)类化合物作为线虫生防剂的报道。因此利用金轮霉素类化合物制备杀线虫剂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具有毒杀植物寄生线虫功能的真菌中筛选出高毒力ZK7菌株,从ZK7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提取高毒力杀线虫化合物,为研究开发生物杀线虫制剂和研究开发仿生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筛选获得了具有良好杀植物寄生线虫功能的真菌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 ZK7,菌株已于1999年9月22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0418。
本发明将ZK7菌株采用PDA培养基,用常规发酵方法培养,将发酵液低压浓缩后,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然后将两部分合并浓缩后,再通过硅胶(氯仿/甲醇洗脱)和Sephedex-LH20凝胶柱(甲醇洗脱)层析,即得到本发明的黄色的金霉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是经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和旋光光谱确定为4种结构相似的金霉素类代谢产物;其中产物1为一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命名为金霉素I(aurovertin I),化合物2-4为金霉素E,金霉素F和金霉素D(aurovertins E,F和D)。该4种金轮霉素类代谢产物的结构如下式1-4所示(以下分别简称为化合物1-4):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1-4的理化性质:
物化特征为:
外观:黄色油脂状物质;
溶解性:溶于氯仿、丙酮、二甲亚砜等,不溶于己烷和水等;
化合物1-3的氢谱和碳谱数据见下表。化合物4的数据已有文献报道,不在此累述。
核磁谱特征见表1,其溶解溶剂为CD3COCD3,400MHz,δ:ppm.
金霉素I (Aurovertin I,1):分子式为:C22H28O7,分子量为404;高分辨正离子ESI-MS质谱:实测值为405.1906[M+H]+,计算值为405.1913(calculated for C22H29O7,).
紫外吸收UV(MeOH)λmax(logε)257(3.92),269(4.06),277(4.07),358(3.91)nm;
红外吸收IR(KBr)νmax3425,2975,2935,1694,1632,1640,1554,1560,1455,1407,1379,1310,1252,1191,1149,1130,1088,1040,1016,943,911,891,822,758,731,697,661,589,479cm-1;
金霉素E(Aurovertin E,2):1H NMR and 13C NMR see Table 1;EI-MS:m/z 41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的医学诊断仪或治疗仪
- 下一篇:热轧H型钢飞剪机初始停位角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