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51149.0 申请日: 2010-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2464614A 公开(公告)日: 2012-05-23
发明(设计)人: 张万斌;江峰;吴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7D215/58 分类号: C07D215/58
代理公司: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地址: 2002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喹啉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四氢喹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一些天然产物和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文献1)。比如抗肿瘤抗生素Dynemycin,就是建立在四氢喹啉上为核心结构的分子(文献2和3)。

近年来四氢喹啉类化合物被广泛报道作为抗菌药(文献4)、抗真菌药(文献5)或农药(文献6)。此外因为对一些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酶和受体的抑制作用,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在抗抑郁(文献7)和抗糖尿病(文献8)等领域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其中,作为四氢喹啉类化合物之一的2-取代的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还被用来设计成雌激素受体的选择性调节器(文献9)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的抑制剂(文献10)。这些生物活性使得四氢喹啉类化合物能够成为受雌激素影响的癌症和胆固醇引起的骨质疏松治疗的潜在性药物。

关于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已有较多报道(文献11~13)。例如,有报道为:利用钯催化氧化法来合成含氮杂环,但是,六元含氮杂环在催化量的钯的作用下较难形成(文献14);应用Pd(II)催化氧化法来合成二氢喹啉,但是大多数产物为五元和六元杂环的混合物(文献15和16);用Pd(II)催化氧化法仅合成出喹啉类似物(文献17);以及,用Cu(II)做氧化剂的Pd(II)催化氧化的反应合成四氢喹啉类化合物,但得到的是四氢喹啉和二氢吲哚的混合物(文献18)。

文献1:Michael,J.P.Quinoline,quinazoline and acridone alkaloids.Nat.Prod.Rep.2008,25,166-187.

文献2:Konishi,et al.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Dynemicin A:A Novel 1,5-Diyn-3-ene Antitumor Antibiotic.J.Am.Chem.Soc.1990,112,3715-3716.

文献3:Wender,P.A.,et al.A Photochemically Triggered DNA Cleaving Agent:Synthesis,Mechanistic and DNA Cleavage Studies on a New Analog of the Antitumor Antibiotic Dynemicin.J.Org.Chem.1993,58,5867-5869.

文献4:Ramesh,E.,et al.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quinolines with potent DNA gyrase activity.Bioorg.Med.Chem.2009,17,660-666.

文献5:Urbina,J.M.,et al.Inhibitors of the Fungal Cell Wall.Synthesis of 4-Aryl-4-N-arylamine-1-bute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with Inhibitory Activities on β(1-3)Glucan and Chitin Synthases.Bioorg.Med.Chem.2000,8,691-698.

文献6:Smith,H.C.,et al.Synthesis and SAR of cis-1-Benzo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 Ligands for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in Ecdysone Responsive Systems.Bioorg.Med.Chem.Lett.2003,13,1943-1946.

文献7:Scott,J.D.,et al.Tetrahydroquinoline sulfonamides as vasopressin 1b receptor anatgonists.Bioorg.Med.Chem.Lett.2009,19,6018-6022.

文献8:Parmenon,C.,et al.4,4-Dim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based PPARα/γ agonists.Part I:Synthesis and pharmacological evaluation.Bioorg.Med.Chem.Lett.2008,18,1617-16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11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