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2270.5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成;高永清;宁德科;郎琳;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605 | 分类号: | A61K36/605;A61P11/06;A61K31/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解***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支气管哮喘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但众多的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哮顺病人都有明确的免疫学变化,反之,也不是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均发生哮喘。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多数始发于4~5岁以前。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对防治成人支气管哮喘意义重大。发病初起仅有干咳,以后即表现为喘息症状,随支气管痉挛缓解,排出粘稠白色痰液,呼吸逐渐平复。有的患儿咳嗽剧烈可致上腹部肌肉疼痛。可伴或不伴有发热。胸部体征的吸气时出现胸凹陷等三凹征,而呼气时因胸廓内压增高,在胸骨上凹及肋间隙反见凸出,同时颈静脉显著怒张。叩诊两肺呈鼓音,并有膈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提示已发生肺气肿(但在儿童患独,此种肺气肿体征在病情缓解时多自行消失,故称肺充气征)。此时呼吸音减弱,全肺可闻喘鸣音及干性罗音。严重病例,尤其哮喘持续状态,两肺几乎吸不到呼吸音,并由于肺动脉痉挛而致右心负荷增加,以及严重低氧血症导致心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也随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而异。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者,胸部常可闻干、湿罗音,并伴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多等现象。如为吸入变应原引志者,先多伴有鼻痒、流清涕、打嚏、干咳,然后出现喘憋。对食物有高度敏感者,大都不发热,除发生哮喘症状外常有口唇及面部浮肿、呕吐、腹痛、腹泻及荨麻疹等症状,多于进食后数分钟出现。如对食物敏感度较轻,则发生症状比较迟缓,往往只有轻度哮喘或呼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将氨茶碱与川芎、黄芪、茯苓、五味子、桑白皮中药提取物配伍制成中西结合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技术的是通过以下内容予以实施: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氨茶碱与中药提取物组成:其中氨茶碱5-20mg、川芎10-30g、黄芪10-20g、茯苓10-50g、五味子20-50g、桑白皮6-20g药用辅料适量。
本发明所述的氨茶碱与中药提取物的重量份数比为1∶5-100,优选1∶5-1∶50其中,优选每单剂量含氨茶碱与中药提取物的每单剂量载药含量是2∶7.5mg-12∶30mg,优选2∶7.5mg-12∶25mg,最佳为2∶7.5mg。其中每单剂量载药含量指的是每一制剂所含药的规格。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将川芎10-30g、黄芪10-20g、茯苓10-50g、五味子20-50g、桑白皮6-20g,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3-10小时,每次用1000ml乙醇和600ml回流,滤液浓缩成浸膏,加250ml水,使浸膏成混悬液,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2次,每次250ml,萃取液过滤合并后浓缩至干获得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普通片剂、分散片、口崩片、泡腾片、咀嚼片、肠溶片、胶囊、颗粒剂或肠溶胶囊。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或芳香剂。填充剂包括:木糖醇、糊精、淀粉、预胶化淀粉、甘露醇或微晶纤维素;所述的粘合剂包括淀粉、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聚乙二醇、药用乙醇或水;所述的崩解剂包括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羧甲纤维素钠。润滑剂包括滑石粉、硬脂酸镁、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所述的矫味剂包括蔗糖、山梨醇、糖精钠或麦芽糖醇;所述的芳香剂包括:薄荷、橙皮酊或桂皮油;人工芳香精包括橘子香精、香蕉香精或柠檬香精。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有:川芎、黄芪、茯苓、五味子、桑白皮。其中川芎自古入药。中医认为,川芎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明目醒酒的功效,临床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多痰、烦渴便秘、酒醉昏睡等症的治疗。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川芎有利于流脑、麻疹、百日咳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
黄芪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味甘性平,有补气生阳、调和脾胃、润肺生津、祛痰之功效;主治脾胃虚肠,自汗盗汗,充气不足,痈疽不溃,退肿排毒等。
茯苓化学成分:含苍术内酯Ⅰ、ⅢatractylenolideⅠ,Ⅲ)、烟酸、5-羟基-2-甲氧基吡啶、茯苓酸、丁香甙、丁香醛、香草酸,以及植物甾醇、三萜类、单糖、多糖等。性味 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生津。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四肢倦怠。
五味子:荨麻科五味子属植物大五味子,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凉。有毒。功能主治祛痰,利湿,解毒。用于咳嗽痰多,水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电饼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