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铋精炼渣中回收铋银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2498.4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红;余欢荣;刘剑叶;陈日;李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30/06;C22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洁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炼 回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铋银的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从铋精炼渣中回收铋银的工艺。
在本专利说明书中,“铋精炼渣”是在火法精炼铋过程中产出的氯化渣、碱渣的总称;
火法精炼铋过程产出的碱渣分为前期碱渣和后期碱渣;前期碱渣主要由氯化钠、金属铋及少量的片碱组成,在铋精炼锅中以块状形式存在;后期碱渣主要由片碱、金属铋及少量的氯化钠组成,在铋精炼锅中以液状形式存在,取出后常温下成块状;在本发明中,可以以氯化渣为原料,后期碱渣可以直接作为洗氯剂。
术语“氯化渣”是指氯化精炼粗铋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锌渣、氯化铅渣的总称。
术语“粗铅”为含铅量50%以上的粗金属。
术语“粗铋”为含铋量90%以上的粗金属。
术语“精铋”为符合GB/T 915-1984中牌号为Bi9999的铋产品。
术语“有价金属”为氯化渣中可以回收利用的铋、银、铅等金属元素。
术语“氯化锌渣”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锌、氯化铋,伴有氯化铅、氯化银等成分。
术语“氯化铅渣”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铅、氯化铋,伴有氯化锌、氯化银等成分。
术语“草木灰渣”是由草木灰和液状氯化渣的组成。
所谓“氯化渣渣包”是在火法精炼铋氯化过程中产出液状氯化铅、液状氯化锌,倒入大型渣斗后形成的大块物。
术语“不熔渣”是主要由粉煤灰分成分组成。
术语“洗氯”是一个碱性物质与熔融液中某些物质反应生成难熔,或挥发性物质的过程。
术语“高铋高银粗铅”是指含铋20~30%、含银1~5%的粗铅。
背景技术
铋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10-6%左右,几乎难见单独的原生天然的铋矿,大都与钨、钼等其它金属矿物共生。所以,一般都在其它主金属提炼过程中的副产物中回收铋,在现有技术中,从来没有从氯化渣中回收铋银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铋精炼渣中回收铋银的工艺,其可优化火法精炼铋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铋精炼渣中回收铋银的工艺,其可获得高铅铋银合金电解法脱铅的原料。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铋精炼渣中回收铋银的工艺,包括金属还原步骤、洗氯步骤、粉煤还原步骤,其特征在于:以氯化渣为原料;在金属还原步骤中,通过容器的容量来确定起还原作用的金属投入量,加热、熔化起还原作用的金属,升温保持在350~550℃,再缓慢加入氯化渣,搅拌,取出熔液面上的氯化渣液,再缓慢加入氯化渣,循环操作,待熔液量达到容器容量的一定位置不便熔化氯化渣操作时,向容器内加入草木灰,草木灰成渣后,捞出草木灰渣;洗氯步骤中,加热升温并保持在550~750℃,通入压缩空气搅拌,分批加入洗氯剂,搅拌,取出块状洗氯剂渣或液状洗氯剂渣,循环操作;粉煤还原步骤中,分批加入粉煤,温度保持在550~600℃,通入压缩空气搅拌并增大搅拌强度,捞出不熔渣,循环操作,最终得到高铋高银粗铅。
优选地,在金属还原步骤中,在容器预热0.5~1h后,将起还原作用的金属投入容器内,升温至熔化。
优选地,在金属还原步骤中,起还原作用的金属投入量和容器容量的比例为1吨∶1M3。
优选地,控制氯化渣原料块度≤200mm×350mm,进行氯化渣熔化。
优选地,待起还原作用的金属熔化后,升温保持在350~550℃,优选500~550℃,缓慢加入氯化渣至容器容量的3/4,不断搅拌、避免加入的氯化渣成团状,加热保持在450~550℃。
优选地,加入氯化渣料0.5h后,取出熔液液面上的残余液状氯化渣,入渣斗,再加氯化渣料,循环操作
优选地,在金属还原步骤中,向熔液内加入草木灰,去除熔液面上不易直接取出的残留氯化渣液,草木灰吸收氯化渣液成渣后,取出草木灰渣;草木灰的加入量以去除干净熔液液面上的残余氯化渣液为止。
优选地,洗氯步骤中,将锅内升温至550~750℃,优选550~650℃,分批加入洗氯剂,洗氯剂的总重量为熔液重量的0.2~3%,优选0.2%~1%;搅拌0.5~1h,取出熔液面上的块状洗氯剂渣,再加入洗氯剂,循环操作至加入的洗氯剂成液状时(即熔液中不在含有氯化渣原料),取出液状洗氯剂渣,洗氯步骤完成。
优选地,所述洗氯剂是后期碱渣或片碱或纯碱、或其任意混合物,优选片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