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电子线路板元器件自动解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2543.6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樊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1/01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线路板 元器件 自动 解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电子线路板元器件自动解离机,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废电子线路板来源于废旧电视、电脑,其所带有元器件如电容器、高压包、电阻、二极管、三极管、散热器等大都是由焊锡点焊而连接在线路板基板上,废电子线路板处理都需要先将元器件进行拆卸,而后再进行分类和资源化回收利用。目前有关废电子线路板元器件拆卸设备有:
1、烤板解离设备:废电子线路板正面朝上放置,下部以电阻加热,通过热辐射烤板的方式对废电子线路板的背面进行加热使焊锡融化,而后通过震打装置,实现元器件脱落分离。其缺点是受热不均匀,热效率低,处理能力较小。
2、焊锡炉解离设备:以热熔焊锡作为热介质的一种元器件解离设备,应用较广泛,该设备系人工用夹子夹住线路板,背面放入装有熔融焊锡的槽内,焊锡融化后震打使元器件脱落。其缺点是处理能力小,烟气易造成污染,对人体有一定程度危害。
3、刮刀机:将废电子线路板正面朝上放置于传送带上,通过刮刀机上的刮刀直接将连接点切除而得到解离。其特点是刮刀损害较快,处理能力较小,焊锡需要另行处理加以回收。
4、热冲击解离设备:将废线路板装在卡槽上,而后用高温高压空气冲击焊点使而这分离,可实现无损拆卸,但存在着操作繁琐,处理能力小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对大小型号不同线路板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廉的、处理能力较大的废电子线路板元器件自动解离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废电子线路板元器件自动解离机,包括卧式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加料口,壳体内横向按前后顺序分别设置回转炉和回转筛网,回转炉设置在加料口的后侧,回转炉穿置在回转筛网的前侧,回转炉的后端设置在回转筛网内,回转炉的后端设置出料口,回转炉和回转筛网外分别连接传动机构;所述回转筛网包括网孔由小到大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第二筛网设置在第一筛网的前侧,第三筛网设置在第二筛网的前侧,第一筛网的下方设置焊锡落料口,第二筛网的下方设置元器件落料口,第三筛网上设置落板口,第三筛网的下方设置基板落料口;所述壳体的后端穿置一烧嘴,烧嘴的前端设置在回转炉的后端内;壳体内固定连接风机,风机设置在回转筛网的后侧,风机上连接风管,风管的前端设置在回转炉的后端内;所述壳体上位于回转筛网与回转炉重合区域的上部设置测温仪。
首先开启传动机构和抽风处理设备,再开启燃料(燃气或燃油)点火装置,当炉内温度符合要求后,将废电子线路板直接由加料口加入,通过回转炉转动而移动至热解离区,焊锡融化,随着回转炉转动元器件从基板上脱落,而后从回转炉出料口落至回转筛网上,解离物料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焊锡机元器件从筛孔掉入各自下料口,基板从落板口掉入下料口,从而实现废电子线路板的自动解离和回收。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回转炉、回转筛网转速以及热解离温度,以达到最佳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功能特点:
1、本发明为密闭自动化设备,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低,不带来环境污染。
2、废电子线路板元器件自动解离机的处理能力可根据要求调整回转炉、回转筛网转速大小以及热解离温度,附属的传动装置和温控装置只需按工艺条件稍加调整即可。单炉处理能力可在8-10吨/天范围内任意选择,适宜于废电子线路板的规模处理。
3、对不同规格和性质的废电子线路板适应性强,元器件热解离效率大于90%。
4、生产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直接处理生产成本仅为300-400元/吨废电子线路板,与直接出售废电子线路板相比,可增加效益1500—2000元。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投资低,操作简单灵活,适应性强,元器件解离效率大于90%。
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变频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小齿轮,所述回转炉外固定连接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
为了使电子线路板转动至回转炉的后端,回转炉的前端高于后端,倾角为1°-3°。
为了使元器件和基板向前转动,回转筛网的后端高于前端,倾角为3°-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