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材杯身之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2672.5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林胜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43/00 | 分类号: | B3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材杯身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模具之领域,特别指一种针对纸杯之杯身结构加以成型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有关于咖啡、果汁、珍珠奶茶及各种茶类饮品等携带式饮品极为风行,基于携带方便性及成本的考虑,目前的携带式饮品一般都是以纸制或塑料制的饮料杯来盛装,不过由于纸质或塑料质的饮料杯一般呈平滑的圆面结构,其耐热温度有限,故当纸杯内盛装热饮时,使用者在持拿时容易发生手部被烫伤之情事。后来陆续有人发明出具有隔热效果之纸杯,其中一种于容器外缘套设具有隔热效用之外覆板,外覆板以瓦楞纸构成为佳,不仅制造成本高,且隔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案创作人乃设计出一种改良式之纸杯。此种改良式之纸杯外缘具有呈齿状凹、凸之杯身结构,能确实达到隔热之效果,而本案即针对用以成型改良式纸杯之杯身之模具加以设计之发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针对前述习用创作问题深入探讨,并藉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之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之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发明「纸材杯身之成型模具」,以改善习用创作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纸材杯身之成型模具,其令纸杯之杯身能以简单模具,快速成型为凹、凸齿状结构,以提升纸杯之隔热效果。
缘以达成上述之功效目的,本发明纸材杯身之成型模具由一模座、滑块座、若干滑块,以及一成型模块与连动模块等构件组成。其中该模座供该滑块座固设定位;该滑块座由一滑块上座、滑块下座,以及若干组设于该滑块上座及滑块下座间之固定杆所组成,主要于该滑块上座及滑块下座间之内缘形成锥状之中空部,以及若干呈放射状排列之滑槽。而该等滑块以滑动构态分别枢置于该等滑槽内,各该滑块对应该滑块座之内侧端形成几何形状之轧型边,外侧端则形成一斜推面,且底端嵌设于滑槽内时,并设有一压缩弹簧,令各该滑块滑动后能透过弹性力回复至定位。其次该成型模块呈锥杆状,其对应该滑块座一端之外缘周面,等角度环状凸设有若干成型块,并于二相邻之成型块间区隔形成一凹陷部,各该成型块与各该滑块之轧型边相同之几何形状结构,而各该凹陷部则分别与对应之滑块其轧形边作嵌合之配合结构。而该连动模块呈圆套状,其内缘呈贯穿之中空结构,内壁面形成有一对应该等滑块外侧斜推面之斜锥面,用以带动该等滑块作成型之动作。
藉此,当上述模具设于机器上时,先将已黏合成圆筒状之纸材置于该滑块座之中空部内后,再透过机器作动使该成型模块下移,而因为该纸材表面预先形成有折线,因此当该成型模块下移至与纸材接触之位置后,令该等成型块之外端缘接触,使纸材确实定位于中空部内。之后该连动模块再透过机器带动下移,下移的同时,透过斜锥面推抵该等滑块之斜推面,而带动该等滑块往成型模块之一端滑动,令该等滑块之轧形边嵌设轧合于对应之凹陷部内。当该成型模块、连动模块及滑块依序退模后,便能成型外缘具有环齿状凹凸间隔之杯身结构,令纸杯具有较佳之隔热效果,同时其制造、成型亦更为迅速、便利。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发明上述之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模具之立体组合图。
图2,本发明模具之立体分解图。
图3,本发明模具成型之成型作动示意图。
图4,本发明模具成型之另一成型作动示意图。
图5,本发明模具成型之又一成型作动示意图。
图6,本发明本身完成之立体示意图。
模座(10) 梢孔(11)
定位梢(12) 滑块座(20)
滑块上座(21) 滑块下座(22)
固定杆(23) 定位孔(24)
滑槽(25) 中空部(26)
槽沟(27) 压缩弹簧(28)
滑块(30) 轧型边(31)
斜推面(32) 挡置部(33)
成型模块(40) 成型块(41)
凹陷部(42) 连动模块(50)
斜锥面(51) 杯身(60)
纸材(6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