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3403.0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7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5 | 分类号: | D01F9/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碳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煤直接液化残渣研磨成粒径0. 01-0.3微米的粉末,并与四氢喹啉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装入高压釜中,利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后加温150-400℃、加压2-5 0MPa,同时通入氢气进行加氢,经减压蒸馏除去原残渣中所含的大部分硫、氧、氮;采用减压过滤,除掉四氢喹啉不溶物,得沥青原料;
2)将沥青原料在300-400℃下进行熔融纺丝,得原丝;
3)将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得预氧丝;
4)将预氧丝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碳丝;
5)将碳丝进行表面处理,即得沥青基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粉末与四氢喹啉的质量比为1:5-1:1;
1)、所述步骤2)中的沥青原料的黏度为2-18Pa.S;
2)、所述步骤3)中的预氧化处理包括:在氧化炉内控制温度200-300℃,其中炉内温度分为三段,第一段温度200-230℃、第二段温度230-280℃、第三段温度280-300℃,反应时间1-3小时;然后通入空气;
3)、所述步骤4)中的碳化处理包括:将预氧丝分别在温度600-800℃、时间20-40分钟和800-1200℃、时间20-40分钟条件下进行低温和高温碳化;
4)、所述步骤4)中的碳化处理还包括:碳化处理过程中采用氮气保护;
5)、所述步骤5)中的表面处理包括刻蚀、上胶、烘干。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沥青基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基纤维的单丝直径为10-30um,抗张强度为900-1800MPa,弹性模量为50-150G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