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3445.4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5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伞状 圈套 静脉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
背景技术
随着心脏外科总体水平的提高,一些患者可能要多次接受心外科手术,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期矫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搭桥手术)后再次或多次搭桥手术:二尖瓣狭窄行闭式扩张术后再次换瓣或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瓣膜毁损(如生物瓣毁损)及瓣膜手术相关并发症而需再次行瓣膜置换手术等。这些患者由于心脏己接受过手术,心包腔内广泛粘连,尤其是心房一腔静脉处,再次手术需建立体外循环。在建立体外循环时,需完全游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右房以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插管及套带。由于上、下腔静脉及右房处广泛粘连,需用剪刀、电刀锐性分离+钝性分离进行解剖,非常费力、费时,且因未建立体外循环,万一上述部位破裂,可能引起大出血,死亡律非常高。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在分离这些部位时,心房或腔静脉损伤而大出血致病人伤亡的情况.所以长期以来,再次及多次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前的准备工作,成为一项棘手而危险的工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国内外尚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可以避免广泛分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右房。只要能看见右房,则在右房切一小口,将本新型带圈套的插管送入右房后,再进一步送入腔静脉。此时,伞状的圈套可以在腔静脉内撑住腔静脉内壁从而阻断静脉血流入右房。
本发明主要用于拟行二次或多次心脏手术的患者,也可以用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入右房较短或较粗而难于游离腔静脉的手术患者。腔静脉插管可利用伞状圈套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实施阻断,从而避免了为阻断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而广泛游离右房、上腔姆脉、下腔静脉与心包之间的粘连。
带降套的腔静脉插管分两个部分:用软弹性医用硅胶制成的伞样圈套;腔静脉插管。两部分可以在生产时制成一个整体,或分开生产,由心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根据需要进行组装。其工作原理是:伞样圈套其伞口开向插管的远心端,在使用时,由于伞外径大于腔静脉内径,且有一定的张力,当插管由右房进入腔静脉时,可以在腔静脉内撑住静脉内壁,从而阻断静脉血的回流。也可以在插管后,阻断主动脉后,切开右房,将伞的开口方向朝插管的近心端反折,使伞开口向腔静脉而阻断静脉血回流入右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
1 、省掉了分离右房、腔静脉、心包之间的粘连这一手术步骤;
2 、省掉了游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并套阻断带这一手术步骤。
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了手术时间,极大地减少了心脏损伤的机会,减少了发生大出血的危险性,降低了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 1 屯带圈套腔静脉插管侧视三维图
其中: ①—伞样圈套 ②—腔静脉插管;
图2 侧位整体剖视图;
图3伞样圈套侧视三维图;
图4伞样圈套侧面剖视图;
图5底视整体带圈套腔静脉插管图;
图6俯视整体带圈套腔静脉插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带降套的腔静脉插管分两个部分:用软弹性医用硅胶制成的伞样圈套;腔静脉插管。两部分可以在生产时制成一个整体,或分开生产,由心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根据需要进行组装。其工作原理是:伞样圈套其伞口开向插管的远心端,在使用时,由于伞外径大于腔静脉内径,且有一定的张力,当插管由右房进入腔静脉时,可以在腔静脉内撑住静脉内壁,从而阻断静脉血的回流。也可以在插管后,阻断主动脉后,切开右房,将伞的开口方向朝插管的近心端反折,使伞开口向腔静脉而阻断静脉血回流入右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4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冲击骨植入式假肢
- 下一篇:快速夹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