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动车尾气的噪音洁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3539.1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1/12;F01N13/08;F01N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动车 尾气 噪音 洁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尾气净化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运载工具的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研究设计了各种结构的排气系统及消音器,甚至通过提高发动机的质量,改进发动机的结构,增设附加构件,以企使燃料尽量充分燃烧而净化排放的气体并减小噪音。但是即使是最新型的汽油发动机机动车,在刚投入使用时,尾气的排放和噪音虽较为理想,然而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发动机等部件发生老化和磨损,噪音和排放的尾气,尤其是黑色烟气也会逐渐增多,更不用说那些老型号的机动车,特别是柴油发动机的机动车了。此外,对于同一辆机动车也会因驾驶人员的素质不同而使排放的尾气有所不同。目前,现有的各种尾气净化装置或因净化效果低,或因价格昂贵,或因拆换不便及安装困难都不能满意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能明显降低尾气中黑色烟气并消音的机动车尾气噪音洁净装置,它适合各种型号的新旧机动车使用,使用效果不受驾驶人员素质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的装置成本低,安装拆换方便。
本发明的机动车尾气噪音洁净装置由两端带进出口管的外套管,依次适配在外套管内的第一内套管和过滤体组成。第一内套管是用多孔材料做的过滤管,过滤体是多孔材料做的过滤螺旋体。
为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净化效果和增加消音能力,在外套管和第一内套管之间还设置第二内套管,第二内套管是用多孔材料做的过滤管。导向螺旋条绕在第一内套管的外面并夹持在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之间。
过滤管可以使用的多孑L材料有两层以上的金属丝网叠合的叠层板,在叠层板的层间还可夹有耐高温纤维物;还可以是压过的非编织的金属纤维或非金属纤维丝网,甚至可使用多孔陶瓷材料。过滤管可以制成波纹状管及非波纹状管。
过滤体可采用与过滤管相同的平面叠层板或褶折的叠层板及非编织的金属纤维或非金属纤维丝网扭绞成螺旋体,或者直接用多孔陶瓷制成螺旋体。
本发明的机动车尾气噪音洁净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
安装和拆换方便。安装时,只需将机动车原有的排气管截除一段后连接上相应长度的本设计的装置。不论是那种型号的新车还是旧车,甚至柴油发动机的拖拉机,安装本发明的装置后排放的烟气最多可去除98%,噪音最高可降低80%,其净化消音效果不受驾驶技术的影响。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机动车尾气噪音洁净装置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图2是形成螺旋体用的褶折的、带有纤维物的金属丝网叠层板的剖视图,其中a是正视图,b是a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机动车尾气噪音洁净装置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机动车尾气噪音洁净装置的实施方式及其效果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机动车尾气噪音洁净装置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它由两端带进出口管3、4的外套管1,依次适配在外套管1内的第一内套管7和过滤体2组成。第一内套管7是具有透气性的波纹状管,它可以用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金属丝网5叠合成的叠层板制成。为增加过滤效果,在两层金属丝网之间还可加一层耐高温纤维物,如矿棉等。通常使用1~8毫米2网眼的金属丝网,网眼太粗去烟气效果差,网眼太小容易堵塞。矿棉厚度在0.5~3毫米之间。波纹状管的两个波的间隔范围在2~15毫米之间,间隔太小影响尾气流速,间隔太大影响过滤效果。过滤体2是由褶折的、两层以上的金属丝网叠层板形成的螺旋体。为增加过滤效果,在两层金属丝网之间也可放一层耐高温纤维物,如矿棉。将叠层板先褶折再扭成螺旋状可在不增加装置长度的情况下大大增加其有效长度,使流过的气体与过滤体有极长的接触行程,可明显提高尾气净化效果。它是主要净化部件。褶折的、夹有耐高温纤维的金属丝网叠层板的结构见图2,其中a是正视图,b是a的A—A剖视图。图中的叠层板包括上下各一层金属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根据汽车行驶状况自动调整怠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门锁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