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测试软管寿命的方法及其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3544.2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3/08;G01N3/22;G01N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测试 软管 寿命 方法 及其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轿车的产品测试,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测试软管寿命方法及其试验台。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需要使用一段软管输油。由于汽车往往要在各种环境下长时间行驶,因此软管的可靠性和寿命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工厂制造的软管在经过各种前期测试后,如果要进行寿命测试,需要在实际安装在汽车上进行道路试验。对于寿命在几万公里的软管来说,进行道路试验是一项费时且昂贵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测试软管寿命的方法及其试验台。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快速测试软管寿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软管在汽车上路径的布置方式,在一试验台上安装;
根据软管在汽车环境中存在的运动方式、震动频率、脉冲压力、以及扭转角度,设定扭转角度、扭转速度、压缩拉伸位移、拉伸速度、脉冲压力以及脉冲周期;
启动试验台,进行测试;
记录测试过程中软管的扭转次数、拉伸压缩次数、脉冲周期次数、以及脉冲压力;以及
当扭转次数、拉伸压缩次数、脉冲周期次数、以及脉冲压力的至少部分达到设定的标准,或者软管破坏时,停止测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定软管压力下降5%,表示软管已经破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安装软管之前,先对软管进行120℃温度储存8天的预处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定软管的测试环境温度为-40℃-120℃。
本发明另外提出一种快速测试软管寿命的试验台,包括:可调上支架板、转角板座、随动支座、弹性距离驱动单元、摆动驱动单元、摆动角度读取单元以及脉冲压力发生器。可调上支架板用于固定软管的一端,转角板座用于固定软管的另一端。随动支座用于安装该转角板座。弹性距离驱动单元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到该随动支座,以通过该随动支座带动软管进行压缩和拉伸。摆动驱动单元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到该转角板座,以通过该转角板座带动软管扭转。摆动角度读取单元设在该摆动驱动单元上,以读取摆动驱动单元的摆动角度。脉冲压力发生器用以提供脉冲压力和脉冲周期测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试验台还包括一中间动板座架,软管中段的一个点连接到该中间动板座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试验台还包括一高温交变试验箱,容纳该软管、该可调上支架板、该转角板座、以及该随动支座,用以提供软管的测试温度环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试验台还包括定支架和主支架,用以支撑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来测试软管寿命,使之与传统的道路测试方法相比,大幅缩短了测试时间和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软管试验台。
图2A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软管试验方法流程。
图2B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软管试验方法流程。
图3A、3B示出软管在空间的运动情况。
图4示出软管内的压力变化情况。
图5示出软管的温度与运动状态、压力状态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提供下述的快速测试软管寿命的方法,该方法是模拟软管在汽车上的环境,通过更高强度的测试,加速软管的老化,从而大幅缩短测试的时间。
图2A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软管试验方法流程。参照图2A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S1,按照软管在汽车上路径的布置方式,在一试验台上安装;
步骤S2,根据软管在汽车环境中存在的运动方式、震动频率、脉冲压力、以及扭转角度,设定扭转角度、扭转速度、压缩拉伸位移、拉伸速度、脉冲压力以及脉冲周期;
步骤S3,启动试验台,进行测试;
步骤S4,记录测试过程中软管的扭转次数、拉伸压缩次数、脉冲周期次数、以及脉冲压力。这些数据的相关曲线显示在图3A-图4中。其中,软管在空间的运动如图3A、3B所示,软管内压力如图4所示。
步骤S5,当记录的数据达到设定的标准,或者软管破坏时,设备停止,取下软管。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的标准为:一旦产生泄漏,压力下降5%,即表示软管已经破坏,试验结束。
另外,可进一步观察软管的内外衬加强层、及橡胶层的破坏程度,或者进行压力爆破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空腔热收缩性聚酯系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用流体推动转子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