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抑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53714.7 申请日: 2010-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2038781A 公开(公告)日: 2011-05-04
发明(设计)人: 马志宏;罗琳;李铁梁;姜娜;邢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739 分类号: A61K36/739;A61P31/04;A61K35/64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赵雁
地址: 100068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种用于抑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鲟鱼属于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辐鳍鱼类,既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隶属于鲟科(Acipenserdae)鲟属(Acipanser),是现存26种鲟类中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部的颚毕河至东部的科雷马河之间的西伯利亚各河流之中。西伯利亚鲟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肉质好、鱼籽酱品质高等优点,自1996年首次被中国引进后,目前其养殖量居中国鲟鱼养殖产量的第2位。

鲟鱼养殖业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猛,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但随着鲟鱼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强,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高密度养殖不可避免地影响养殖对象的健康,使其感染疾病的机率大大增加,导致养殖病害频发,造成大量死亡,过高的死亡率还导致鲟鱼苗种价格过高,不但极大地提高了鲟鱼的养殖成本,还严重影响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随着鲟鱼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水质环境越来越差等诸多原因,北京、河北等地先后出现了西伯利亚鲟鱼和与其杂交的杂交鲟鱼的暴发性鱼病,该病主要发生在6~9月份,患病鲟鱼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65%以上,且死亡速度较快。

在导致鲟鱼死亡的原因中,存在着细菌感染、营养不均衡、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水质恶化、以及遗传等多种原因,其中细菌性疾病是引发鲟鱼暴发性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鲟鱼养殖业危害极大。马志宏等人(西伯利亚鲟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微生物学报,2009,49(10):1289-1294)的研究表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也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为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大多采用各种化学药物治疗该病,然而化学药物不仅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因药物蓄积而导致的鱼体药物残留及水环境污染。

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是指对人、动物体具有治病作用的天然物。天然物中草药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无“三致”、无污染环境的优势,且具有抑菌杀菌、清热解毒、促进康复、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谢仲权等,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全,学苑出版社,3-21)。中草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常用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等)在提取有效成分方面,存在着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近年来,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工艺[10],这些新工艺的应用,使得中草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能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的目的。中药提取新工艺对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加快新药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不同中药的成分选择合适的提取工艺将会更好的发挥药效。

建立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药剂学基础上的天然中草药,具有原料多样,成分复杂的特点。其中既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又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鞣质、色素、皂甙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既有营养功能,又具有促进机体糖代谢、蛋白质和酶的合成、提高抗原抗体反应,调节免疫机能、缓解应激、改善体内色素和风味物质沉积,以及特异和非特异抑菌杀菌等功能,中草药不但在体外显示了对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在体内也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间接地杀灭病原体。这种多成分、多功能特点使得天然中草药添加剂更能符合动物机体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和整体统一规律,其作用的全面性是其他单一化学添加剂不能比拟的。

国内已有学者研究过中草药对人类和畜禽常见致病菌的抑菌试验,证明了中草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李建志,刘旭红,杨丽珍等,11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中医药信息,200926(3):82-83;姜新发,中草药提取物对水生动物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饲料工业,200526(22):28-29;高汉娇,陈昌福,21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试管内抑菌作用,水利渔业,1996(4):16~17;夏薛梅,裴春,中草药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试验,中兽医学杂志,1998(3):5-7)。但是关于中草药提取物对鲟鱼维罗纳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研究报道很少。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64841.2公开了一种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植物提取物组方。该组方包括五倍子提取物(50%-80%)、茶多酚(10%-30%)、大黄提取物(5%-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