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3999.4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柳浩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杨国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设备 | ||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支承部件;
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图像支承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带,所述中间转印带用于承载从所述图像支承部件转印的调色剂图像;
转印带,所述转印带用于承载和传送记录材料;
吸引部分,所述吸引部分用于将记录材料静电吸引到所述转印带;
转印部分,所述转印部分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被吸引到所述转印带的记录材料上;以及
电极部件,所述电极部件被布置在相对于所述转印带的移动方向的所述吸引部分的下游且所述转印部分的上游,并且接触所述转印带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极部件,所述第二电极部件被布置在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的所述转印部分的上游的区域中,在所述区域中所述第二电极部件通过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转印带相对,所述第二电极部件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电极部件的对于所述转印带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二电极部件的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电极部件是接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电极部件的对于与所述转印带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具有能通过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短于所述转印带的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电极部件的对于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具有能通过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短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吸引部分的对于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印带的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分包括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的第一转印部件,并且包括接触所述转印带的内表面的并且施加有电压的第二转印部件,以及
其中与施加到第二转印部件的电压相同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电极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分包括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的第一转印部件,并且包括接触所述转印带的内表面的第二转印部件,
其中所述电极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是接地的,以及
其中用于在所述转印部分处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电压被施加到第一转印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分包括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的第一转印部件,并且包括接触所述转印带的内表面的第二转印部件,以及
其中第一转印部件位于相对于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的第二转印部件的上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9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