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毒蚊叮咬的中草药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5015.6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正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刘东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叮咬 中草药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毒蚊叮咬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毒蚊叮咬的中草药药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气温一上升,蚊虫就出来骚扰人们,不但影响人们的睡眠,而且还要叮咬人类的皮肤,不但使人痒痛,还可能传染其它疾病。尤其是蚊子种族中的毒蚊,又叫花脚蚊,叮咬人就更历害,被它叮咬后,叮咬处可产生肿块,痒痛难忍,甚至还可能致人于死地,泰国就有报道被毒蚊毒杀八十七人。目前治疗毒蚊叮咬一般都是在被毒蚊叮咬处涂抹清凉油,必要时用三棱针针刺放血,没有其它药物予以治疗,尤其没有以中草药药物来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毒蚊叮咬的中草药药物。
本发明的中草药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组份制成:
慈姑 50-100 水昌蒲 20-50 何首乌 10-20
大叶三七 10-20。
制备本发明中草药药物的配方优选的重量份配比范围是:
慈姑 50-80 水昌蒲 20-40 何首乌 10-15
大叶三七 10-15。
本发明中草药药物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慈姑 70 水昌蒲 40 何首乌 15
大叶三七 15。
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为:先将慈姑洗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的筛网,将水昌蒲、何首乌、大叶三七粉碎后按上述组份比例混合后分袋包装即可。
当人们被毒蚊叮咬使用本发明药物时,打开包装袋,将药物涂抹在毒蚊叮咬处就可迅速缓解痒痛,不会出现红肿现象,如中毒症状较重,将本发明药物泡水口服即可。
采用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已先后治疗过数百例被毒蚊叮咬的病人,其中有三例病人已出现心机能障碍重症现象,一般被毒蚊叮咬的人涂抹了本发明药物后,几分钟内痒痛感消失,红肿、肿胀变轻,重症者加服了本发明药物浸泡液后也已痊愈。
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药物配方根据祖国医学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选取含维生素B1、胰胆内酶抑制物、能医治癫犬咬伤的慈姑,配合有去湿解毒的水昌蒲;养血滋阴、截疟、祛风、解毒的何首乌;能清热解毒、止血滋补的大叶三七,迅速抑制和中和了毒蚊的毒素,同时止痒止痛止肿,完全达到了本发明能有效治疗毒蚊叮咬的发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慈姑 50 水昌蒲 20 何首乌 10 大叶三七 10。
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为:先将慈姑洗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的筛网,将水昌蒲、何首乌、大叶三七粉碎后按上述组份比例混合后分袋包装即可。
实施例2,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慈姑 80 水昌蒲 40 何首乌 15 大叶三七 1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慈姑 70 水昌蒲 40 何首乌 15
大叶三七 1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正华,未经马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