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强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5057.X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兰;严方;贾维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兰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强化 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套内孔表面强化的处理工艺,特别是大功率柴油机气缸套的表面强化工艺。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内燃机的核心零配件,也是易损件,因为体积大,毛坯生产时壁厚较厚,为了保证产品的加工,毛坯余量较大。经过机加工,产品内孔的工作面的机械强度特别是硬度较低,由于大功率柴油机使用的燃油多以重油为主,因而气缸套的早期磨损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套内孔表面强化工艺,就是通过等离子处理技术,在瞬间通过等离子束对内孔表面进行淬火处理,被淬火区域形成硬化带,也就是淬火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方法就是将等离子热能效应运用到气缸套内表面的淬火处理,将气缸套内表面硬度提高到HV65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内孔表面淬火带硬度提高,耐磨性能增强,气缸套在使用过程中早磨失效较少发生。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用等离子淬火硬化设备,将气缸套垂直放置,检验验证在气缸套旋转时保证等离子发射器淬火喷嘴和气缸套内孔的距离一致性,调节喷嘴和气缸套内壁的间距,保持间距为4mm-6mm,工作电流在90A-110A,工作气流量为(0.6-0.9)L/min。淬火位置距上端20mm,距下端80mm,调节气缸套旋转速度和喷嘴进给速度,保证螺旋状淬火带螺距12mm。淬火带的宽度2mm,非淬火带的宽度2mm,淬火带呈规则的网状,夹角在120°-150°。
经过淬火后气缸套内孔工作面的淬火带硬度提高到HV600,淬火深度0.2mm,内孔呈现淬火带呈规则的网状。其内孔在工作时耐磨性能提高,同时淬火带和非淬火带由于硬度差,在此区域储油效果较好,因而减磨性能好,所以经过内孔表面强化处理的气缸套耐磨性能和减磨性能较好,减少了气缸套早期磨损等失效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兰,未经徐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白杨素的方法